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太子当年计不疏,虎狼有剑断头颅。
逡巡不血荆轲手,自要辒辌费鲍鱼。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说之所作的《过荆轲冢四绝句》中的第二首,主要通过对荆轲刺秦的历史事件进行评述,展现了诗人对这位刺客智勇与命运的感慨。
首句“太子当年计不疏”,赞扬了荆轲为燕太子丹制定的刺秦计划之周密,暗示了他的智谋和决心。
次句“虎狼有剑断头颅”形象地描绘了荆轲面对强敌秦王时的勇气,即使面对虎狼般的秦国,他仍握剑准备一决生死。
第三句“逡巡不血荆轲手”,“逡巡”意为犹豫,这里暗指荆轲在秦廷未立即动手,可能是因为秦舞阳失色,这反映了历史记载中的变故,也体现了英雄行动中的复杂人性。
最后一句“自要辒辌费鲍鱼”,“辒辌”是古代的一种卧车,此处借指荆轲死后尸体腐烂的场景;“鲍鱼”则形容异味,暗示荆轲的壮志未酬,身后凄凉。这句表达了诗人对荆轲悲剧结局的惋惜。
整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既赞扬了荆轲的英勇,又揭示了他命运的无奈,寓含了对历史人物命运多舛的感慨。
不详
伯以,自号景迂生,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及第,苏东坡称其自得之学,发挥《五经》,理致超然,以“文章典丽,可备著述”举荐。范祖禹亦以“博极群书”荐以朝廷,曾巩亦力荐。与晁补之、晁冲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
刺客传中轲绝伦,后来尪怯寂无人。
秦人更甚燕人恨,不葬燕台留葬秦。
庄周口舌过平生,择雁何为贵不鸣。
默默高飞宁有乐,人间生死本来轻。
我避胡尘淮海远,悠然问雁尔何来。
中原消息须闻取,南岳峰头莫漫回。
同游不二境,却有别离情。
为日添香火,中原正用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