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说之所作的《过荆轲冢四绝句》中的第三首,主要通过对荆轲这位著名刺客的评价和对其命运的感慨,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对时局变迁的深沉思考。
"刺客传中轲绝伦",诗人首先赞扬荆轲在刺客传记中的卓越地位,称他为超群出众的人物,体现了他的英勇和智谋。
"后来尪怯寂无人",这里的“尪怯”形容荆轲之后的寂寞与落寞,暗示了英雄末路的凄凉,与他先前的壮志豪情形成鲜明对比。
"秦人更甚燕人恨",诗人指出秦人对于荆轲的恨意可能更深,因为荆轲试图刺杀的秦始皇正是灭掉燕国的仇敌,这加深了秦人的刻骨仇恨。
"不葬燕台留葬秦",最后一句表达了对荆轲命运的哀叹,他未能在故乡燕台安息,而是被葬在了仇敌的领土秦地,寓意着壮志未酬的遗憾。
整首诗通过荆轲的遭遇,寓言式地揭示了历史的无情和英雄的无奈,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深深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