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荆轲冢四绝句(其三)

刺客传中轲绝伦,后来尪怯寂无人。

秦人更甚燕人恨,不葬燕台留葬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说之所作的《过荆轲冢四绝句》中的第三首,主要通过对荆轲这位著名刺客的评价和对其命运的感慨,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对时局变迁的深沉思考。

"刺客传中轲绝伦",诗人首先赞扬荆轲在刺客传记中的卓越地位,称他为超群出众的人物,体现了他的英勇和智谋。

"后来尪怯寂无人",这里的“尪怯”形容荆轲之后的寂寞与落寞,暗示了英雄末路的凄凉,与他先前的壮志豪情形成鲜明对比。

"秦人更甚燕人恨",诗人指出秦人对于荆轲的恨意可能更深,因为荆轲试图刺杀的秦始皇正是灭掉燕国的仇敌,这加深了秦人的刻骨仇恨。

"不葬燕台留葬秦",最后一句表达了对荆轲命运的哀叹,他未能在故乡燕台安息,而是被葬在了仇敌的领土秦地,寓意着壮志未酬的遗憾。

整首诗通过荆轲的遭遇,寓言式地揭示了历史的无情和英雄的无奈,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深深同情。

收录诗词(920)

晁说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伯以,自号景迂生,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及第,苏东坡称其自得之学,发挥《五经》,理致超然,以“文章典丽,可备著述”举荐。范祖禹亦以“博极群书”荐以朝廷,曾巩亦力荐。与晁补之、晁冲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

  • 字:以道
  • 籍贯:因慕司马光之为
  • 生卒年:1059年—1129年

相关古诗词

过雁和二十二弟韵(其二)

庄周口舌过平生,择雁何为贵不鸣。

默默高飞宁有乐,人间生死本来轻。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过雁和二十二弟韵(其一)

我避胡尘淮海远,悠然问雁尔何来。

中原消息须闻取,南岳峰头莫漫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别一上人

同游不二境,却有别离情。

为日添香火,中原正用兵。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

即事

几岁田园得隐沦,忍将秋泪湿红尘。

一麾不得庐山去,何用他州寄此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