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龙书院次韵题黄久庵卷

湖水青青映石龙,青山合起紫霄宫。

林藏岳麓千峰雨,瀑引匡庐万壑风。

何许子猷来剡曲,几年诸葛卧隆中。

平生梦想天台路,岁晚相寻黄次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石龙书院的自然美景与历史人文气息,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以及对历史人物的缅怀。

首联“湖水青青映石龙,青山合起紫霄宫”,以湖水与青山为背景,巧妙地将石龙书院融入其中,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湖水的清澈与青山的苍翠相互映衬,仿佛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而“紫霄宫”则增添了仙气与庄严感,暗示着书院的历史深厚与文化内涵。

颔联“林藏岳麓千峰雨,瀑引匡庐万壑风”,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与深度。岳麓山的雨林与庐山的瀑布,分别代表了江南与中原的自然风光,通过“千峰雨”与“万壑风”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与生机。这两句不仅赞美了自然之美,也暗含了书院所在之地的地理优势与环境宜人。

颈联“何许子猷来剡曲,几年诸葛卧隆中”,运用典故,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崇敬与怀念。子猷是东晋名士王羲之的侄子,他游历江南时曾留下佳话;诸葛则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其隐居隆中的故事广为人知。这两句通过对比,既是对古代文人雅士追求自由与智慧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石龙书院能够吸引并培养出像子猷、诸葛亮这样的杰出人才的自豪。

尾联“平生梦想天台路,岁晚相寻黄次公”,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追求的执着。天台路象征着通往精神世界的道路,黄次公则是东汉时期的隐士,以他的故事激励后人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由。这一联既是对个人理想的追求,也是对石龙书院传承与发扬传统文化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典故,展现了石龙书院独特的自然景观与深厚的文化底蕴,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思的作品。

收录诗词(369)

夏言(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明正德进士。初任兵科给事中,以正直敢言自负。世宗继位,疏陈武宗朝弊政,受帝赏识。裁汰亲军及京师卫队冗员三千二百人,出按皇族庄田,悉夺还民产。豪迈强直,纵横辩博,受宠升至礼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入参机务,不久又擢为首辅。嘉靖二十七年议收复河套事,被至弃市死。其诗文宏整,又以词曲擅名。有《桂洲集》

  • 字:公谨
  • 籍贯:江西贵溪
  • 生卒年:1482—1548

相关古诗词

兰河晓渡

月落金城鼓角残,危关晓色拂雕鞍。

黄河渺渺中原隔,紫塞迢迢边地寒。

西望旌旗连瀚海,东来风雪满皋兰。

萍踪万里休惆怅,虎节龙沙亦壮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丁酉除夕有感

牢落天涯两岁除,梦中曾几赋归与。

圣朝未有宽恩诏,边郡犹劳判事书。

忙里不知残腊去,客边惟觉二毛疏。

椒盘此夜谁觞酒,忽忆家乡万里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九月一日登弥勒阁

旅病经秋愧玉簪,强登楼阁帝城阴。

云高白雁边声急,露冷黄花岁色侵。

燕甸南来平野阔,秦天西去大河深。

凭轩极目怀吾土,日暮栖迟动越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送林迁于得告还山

祖席初分酒半酡,相看无奈故人何。

生憎柳色临岐路,况听春声入棹歌。

旧国云山何处是,他年风雨忆君多。

祇缘簪组能相绊,未得相从访薜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