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山水歌赠杨彦正

忆我往岁山中居,山水娱人忘读书。

钓鱼独坐溪石久,看竹每过邻人居。

苍松鹤带白云下,紫萝猿抱晴烟虚。

而我扶醉骑蹇驴,谁人不道似是浣花之画图。

自从丧乱走南北,甚欲画之不可得。

杨君挥翰颇风流,云山为作秋三叠。

寒雅隔浦淡微茫,老树悬崖交屈铁。

门前芝草涧中石,稚子松根采残叶。

知君所画非青原,令我展转思故园。

山桥野径宛相似,桂树正对梅花村。

清秋毫末瘦蛟舞,白日座上银河翻。

问君何得最奇古,十载苦心思董元。

董元旧住浙江上,门对吴山耸千文。

有时登高望海潮,老怀挥霍增雄壮。

遗迹百年今渐亡,战尘千里吾安往。

但将此画挂高堂,清秋卧听松风响。

形式: 古风

翻译

回忆我往昔在山中的日子,山水美景让我忘了读书。
独自垂钓溪边石上,路过邻居时欣赏竹林。
苍松下有仙鹤悠然,紫藤萝缠绕着晴空的烟雾。
我喝醉后骑着驴,谁见了都说像浣花溪的画卷。
自从战乱四处漂泊,想画下这些却无法实现。
杨君挥毫泼墨,画出秋意浓厚的三叠山水。
画面中的寒雅景色若隐若现,老树攀附悬崖如铁骨。
门前长着灵芝,孩童在松根捡拾落叶。
我知道你的画并非青原实景,却勾起了我对故乡的思念。
山桥野径仿佛再现,桂花村就在梅花旁边。
清秋时节,细笔描绘蛟龙起舞,白天画中银河倒映。
请问你如何能画得如此奇特古朴?十年苦心钻研董元技法。
董元曾住在浙江岸边,门前吴山峻峭如千文。
他有时登高望海,壮志豪情油然而生。
百年遗迹如今渐行渐远,战火纷飞,何处是我归宿。
只愿这幅画挂在厅堂,清秋时分静听松涛声响起。

注释

山中居:山中的住所。
山水娱人:山水美景使人愉快。
钓鱼:垂钓。
看竹:观赏竹林。
苍松鹤:苍老的松树和飞翔的鹤。
董元:古代画家。
松风:松树的风声。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的诗《画山水歌赠杨彦正》是郭钰所作,诗人以回忆自己早年山居生活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诗中通过“钓鱼独坐”、“看竹过邻”、“苍松鹤影”、“紫萝猿鸣”等细节,展现了山居生活的闲适与自然之美。诗人称赞杨彦正的画作宛如“浣花之画图”,并表达了对故乡山水的深深怀念。

接着,诗人感叹战乱带来的流浪与画作难求,杨彦正的画作却能捕捉到“寒雅隔浦”、“老树悬崖”的秋意和“山桥野径”、“桂树梅花”的乡村风情,令人仿佛置身其中。最后,诗人赞赏杨彦正的画技,尤其是其对董源画风的传承,以及他借画表达的豪情壮志。

整首诗以画为媒介,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生活的追忆,对艺术创作的敬仰,以及对动荡时局的感慨,情感深沉而富有哲理。

收录诗词(601)

郭钰(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元仁宗延佑三年,卒年不详,年在六十岁以外。元末遭乱,隐居不仁。明初,以茂才徵辞疾不就。钰生平转侧兵戈,为诗多愁苦之辞;著有静思集十卷,《四库总目》于当时盗贼残破郡邑事实,言之确凿,足补史传之阙

  • 籍贯:吉水
  • 生卒年:公元一三一六年至?年

相关古诗词

题秋江送别图送杨亨衢少府参安成军事

杨少府,紫骝马,黄金鞭,团花战袍绣两肩。

腰下雕弓悬,迥若秋鹰解绦旋。

纵之飒飒,凌千仞之苍烟。

酒酣拔剑玉龙舞,喝令西飞白日回中天。

簸海腥风白波立,压空杀气玄云连。

缘边诸将亦无数,昼拥旌旗夜挝鼓。

豹韬合变待参谋,太守抡才君独去。

送君江上君甚欢,江风吹雪芦花寒。

知君心事如秋水,故应写入画图看。

问谁画者谢君绩,不画琵琶美人泣。

舟子扬帆发棹歌,主人解剑停杯立。

我亦从军今四年,男儿姓名何足怜。

老亲白发长相忆,只得还家种薄田。

形式: 古风

送友人从军兼呈谢君绩参军

叹息复叹息,叹息长书空。

杀贼五年无寸功,今者又送君从戎。

七星战袍衬金甲,三山尖帽飘猩红。

牙旂晓发玉花骢,猛士双剑立西东。

爷娘妻子不用哭,上马更劝黄金钟。

黄金钟,琥珀浓,豪气千尺摇晴虹。

明日军门揖主将,论军未可皆雷同。

安成之寇容易攻,庐陵凋弊遗民穷。

自非奇谋决擒纵,烦费日久谁当供?

君家伯仲尽少年,正好变化扳飞龙。

颇闻幕府多才雄,为我问信毋匆匆。

我有大羽箭,不杀南飞鸿。

要如鲁仲连,系书射入聊城中。

祇缘骨相不受封,不如扁舟归去长伴沧浪翁。

形式: 古风

鹧鸪天.题七真洞

花界倾颓事已迁。浩歌遥望意茫然。江山王气空千劫,桃李春风又一年。

横翠嶂,架寒烟。野花平碧怨啼鹃。不知何限人间梦,并触沉思到酒边。

形式: 词牌: 鹧鸪天

念奴娇.寄云中完颜公

紫琼洼挂,算何年、砻琢云根山骨。

理润坚温,知雅称、绝格风流人物。

待价因循,一时奇遇,得失才容发。

千金先许,玉堂初认仿佛。

老坡疑是前身,赤蛇宵吼,肯迟留扪拂。

尚有当时耽玩趣,习气终难摩没。

更莫矜夸,武夷玉窦,千尺兴平窟。

开奁发幂,隶僮已倦嗟咄。

形式: 词牌: 念奴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