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次韵

只因瑞露酌天浆,解后移尊赴晚凉。

眼看碧幢擎盖绿,心惭白鹄立槐黄。

饮随人量陈三雅,兴入诗怀咏四娘。

云黑月离今验矣,共欣甘雨溢陂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只因清甜的仙露斟满天赐琼浆,喝过之后便举杯前往晚风中乘凉。
眼前翠色华盖般的大树生机盎然,心中却愧对那洁白的鹄鸟站立在黄槐旁。
饮酒随人意,品味着陈年的三雅佳酿,诗兴大发,吟咏起四娘的诗篇。
乌云密布,明月隐去,今日的景象验证了先知之言,共同欣喜甘霖滋润了池塘。

注释

瑞露:指吉祥的仙露,象征美好。
天浆:比喻上天赐予的美酒。
碧幢:绿色的华盖,形容树木繁茂。
白鹄:白色的鸿鹄,象征高洁。
三雅:古代诗歌中的三种高雅题材。
四娘:可能是诗人的爱称或诗集名。
云黑月离:描绘夜晚的景色,可能暗示某种预兆。
甘雨:指及时的雨水。
陂塘:池塘,水边之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必大的作品,题目为《四次韵》。诗中描述了诗人享受着甘甜的瑞露(可能是比喻美酒),在凉爽的夜晚举杯畅饮。他欣赏着碧绿的树叶如幢盖般摇曳,心中对洁白的鹄鸟(可能象征高洁)站立在槐树下感到自愧。饮酒之际,诗人的兴致随着人的心情而变化,时而吟咏雅致的诗句,仿佛在诗中与四娘(可能指代美酒或佳人)共舞。最后,诗人感叹云黑月明,眼前的景象验证了甘霖的到来,他欣喜地期待着雨水滋润满陂塘的景象。整首诗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和自然恩赐的欣赏,以及对生活的热爱。

收录诗词(887)

周必大(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原籍管城(今河南郑州),至祖父周诜时居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周家村)。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庐陵四忠”之一。开禧三年(1207年),赐谥文忠,宁宗亲书“忠文耆德之碑”。工文词,为南宋文坛盟主。与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都有很深的交情。著有《省斋文稿》、《平园集》等80余种,共200卷

  • 字:子充
  • 生卒年:1126年8月15日—1204年10月25日

相关古诗词

四景诗似欠一篇五更枕上足成之录呈西美司书勿劳属和仆亦偃旗闭垒矣

甘寒何必柘为浆,也解逡巡造醴凉。

更喜鹤鸣添子和,休因荔进引蕉黄。

花如宋玉窥邻女,诗似刘郎问泰娘。

只欠西湖双画舫,便疑风景类钱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平江颜侍郎挽诗

吴门自古俊髦多,中外推公政事科。

议礼不妨丰酒课,治繁犹暇讲禅那。

榻前屡记宣除目,川上遥怜逐逝波。

底用镌碑纪廉直,乡评正自不消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戊子岁除以粣代酒送邦衡邦衡有诗见戏仍送牛尾狸次韵

先生岂比习池徒,薄酝仍惭校尉厨。

献粣聊将追粔籹,餔糟只欲伴屠苏。

削肌知自何人手,灌顶疑尝释氏醐。

必许寻花兼问柳,敢辞挈榼更提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戊午仲春同甲小集次旧韵

会老三人似颍川,同生绛县免疑年。

尊常有酒何妨醉,事每无心即是仙。

俭欲固应知足足,忘形谁问是肩肩。

香山已写丹青像,洛诵仍凭副墨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