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子冬至祭鼎阁差充太祝致斋于内西廊待漏院以近法物库有火禁甚严不胜昼夜寒苦辄成长言

至日为客昔人叹,况乃客次在斋宫。

斋宫所寓有火禁,冰食霜寝多凄风。

丰屋高悬日不到,未信一阳生是中。

尝闻鼎以大祭祀,未闻祭鼎陈笙镛。

兹焉祭鼎戒群吏,古也拜灶劳皇躬。

森森鼎阁祚厥西,矗矗明堂配自东。

天子万岁调元象,岁岁年年为祝工。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晁说之在庚子冬至时节,作为太祝在斋宫参与祭祀活动的体验。他感叹自己身为客居之人,且斋宫中的生活因火禁严格而显得清冷,冰食霜寝,寒风凛冽。尽管阳光无法照入高大的房屋,诗人却不相信冬至一阳初生的景象并未发生。他提及古人祭祀的重大仪式,如用鼎进行大典,但此处的祭祀并未伴随音乐。诗人观察到,皇帝亲自拜祭灶神,而鼎阁和明堂则象征着东西方的祭祀格局。

诗中表达了对天子调和天地元气的期待,以及每年岁末年初对国家福祉的祈愿。诗人通过自身的经历,展现了古代祭祀制度的庄重与严谨,以及对皇家礼仪的敬畏之情。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体现了宋代士人的文化素养和对传统礼制的尊重。

收录诗词(920)

晁说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伯以,自号景迂生,济州钜野(今山东巨野)人。元丰五年(1082),进士及第,苏东坡称其自得之学,发挥《五经》,理致超然,以“文章典丽,可备著述”举荐。范祖禹亦以“博极群书”荐以朝廷,曾巩亦力荐。与晁补之、晁冲之、晁祯之都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

  • 字:以道
  • 籍贯:因慕司马光之为
  • 生卒年:1059年—1129年

相关古诗词

忽蒙秀实内黄贤尉寄书期许稠至有经世之语辄代书为谢

岁宴慕群侣,鱼鸟各知息。

故人音书来,怜我此时忆。

忠言开靡靡,岂但问寝食。

我有山耕愿,久矣君已得。

中道忽献书,明时思自立。

一官虽漫与,颇知民苦疾。

豺狼不当路,雨露发天秩。

植杖听班诏,去暴看甲乙。

闾阎心欲速,廊庙虑匪棘。

恨不死褚渊,叹嗟起安石。

固云小人鄙,未易君子识。

悠悠定谁堪,世事儿女剧。

君才雄且锐,欲振排云翮。

但恨张公子,蹶蹶难与适。

功名良可图,燕然铭谩勒。

形式: 古风

枕上闻蛩忽久不鸣

促织复促织,尔实借我职。

语我以诗书,觉我以道德。

胡然久不鸣,似知不如默。

默而如见容,实惟已失则。

不见容而疑,岂不云大惑。

智或神于蓍,梦有不待卜。

秋风日已高,太白光如植。

予岂默默时,杀身徇吾国。

形式: 古风

河中府古兴寄刘杜舆

肘腋患难禦,垣墙倾莫制。

兹者论战国,破秦必在魏。

初疑此语谩,身到识真是。

河山既设险,信食以自治。

秦虽百虎狼,得进不得退。

襄王昧远图,苏秦嗜近利。

惜哉计画疏,为此山河愧。

我怀谁与语,刘子长论议。

方为十二史,吾言不可废。

眺听常思君,梦魂先朔吹。

形式: 古风

贫贱

贫贱不可恶,白首不敢辞。

圣人为我戒,敢不周旋之。

山王亦何事,五君讵见遗。

奈彼后世何,论评相瑕疵。

虽有解嘲人,正自漫尔为。

寄言宦达子,努力向金闺。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