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晴

夜半雨忽作,朝来云又晴。

林花洗幽艳,池水湛虚明。

草色侵衣湿,山光入座清。

茅檐正幽寂,啼鸟两三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半夜时分忽然下起了雨,清晨时分天空又放晴。
树林中的花朵经过雨水清洗,显得更加娇艳,池塘水面清澈见底。
草地上的绿意浸湿了衣裳,山色映入眼帘,让人心情清爽。
简陋的茅屋在静谧中更显幽深,只有两三只鸟儿的鸣叫声打破宁静。

注释

夜半:半夜时分。
雨:下雨。
忽:忽然。
作:开始。
朝来:清晨。
云:云彩。
晴:放晴。
林花:树林中的花朵。
洗:清洗。
幽艳:娇艳。
池水:池塘水面。
湛:清澈。
虚明:清澈见底。
草色:草地上的绿色。
侵:浸湿。
衣湿:衣裳被浸湿。
山光:山色。
入座清:映入眼帘,使人心情清爽。
茅檐:茅屋的屋檐。
幽寂:静谧而幽深。
啼鸟:鸣叫的鸟儿。
两三声:两三只鸟儿的叫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图景。诗人通过夜雨和晨曦的交替,展示了大自然从湿润到清新、从昏黯到明朗的变化过程。

"夜半雨忽作,朝来云又晴"两句写出了夜晚突如其来的细雨和早晨云彩散去后的晴朗天气,这种雨后初晴的景象常使人感到心旷神怡。雨水洗净了尘埃,使得林间花朵更加鲜艳,池塘中的水也变得清澈见底。

"林花洗幽艳,池水湛虚明"这两句具体描绘了雨后的自然美景,林中花卉在雨水的滋润下显得更加娇艳欲滴,而池塘里的水则因雨而变得更加清澈透明。

接下来的"草色侵衣湿,山光入座清"两句,则是从诗人的个人感受出发。草地上的露珠沾湿了诗人的衣襟,而远处的山光透过林间直达诗人的坐处,使得整个环境都显得格外清新。

最后,"茅檐正幽寂,啼鸟两三声"两句描绘出了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茅檐,即草庐之意,这里用来指代诗人的住所。诗人在自己的小屋中享受着一种难得的幽寂,偶尔传来几声鸟鸣,为这份宁静增添了生动的音符。

整首诗通过对雨后的自然景物和声音的细腻描绘,展现出诗人对于清新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欣赏,以及他内心世界的平和与安宁。

收录诗词(48)

吴沆(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野外

野外望中阔,遥山宛转随。

小溪芳草合,高树古藤垂。

鸟过惊风疾,云行度岭迟。

回头失归路,还问老农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句(其二十)

霜皮围四十,水击黑三千。

……山河归整顿,天地入陶甄。

……但存忠贯日,未问写凌烟。

……远吸金茎露,高攀玉井莲。

……风度优囊笏,恩光绕赐鞭。

……李唐光夹日,炎汉赫中天。

……共承天柱折,独斡斗杓旋。

……怀古歌鸿雁,伤今拜杜鹃。

……王气周旋内,胡尘笑语边。

……浮云开斥堠,飞鸟避戈鋋。

……蜀道开天险,雄誇亿万年。

停空蟠瑞气,盖代出真贤。

……国多艰难尽,公归早晚遄。

愿为元结颂,磨石待高镌。

形式: 押[先]韵

以易授玭有契于予心喜而成诗

早日功名世背驰,拟将文字疗寒饥。

虽无杜甫惊人句,庶免渊明责子诗。

总角宜兴俱脱颖,含哺应惠尚儿痴。

殷勤谢尔传心印,解后灵椿见五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句(其十九)

羽卫连荆棘,衣冠杂虎狼。

烟沉凫雁断,天阔水云黄。

……风悲云动色,天惨日无光。

形式: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