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实公同门英,论交二十载。
赋诗多新语,亦足迈前代。
偶与仙翁言,久别思一会。
溪山入春明,花乌亦相待。
孤云本无期,行踪定何在。
日暮倚东风,疏钟起天外。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释宗泐所作,名为《奉和刘彦基待相空至》。诗中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刘彦基二十年的深厚友谊,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诗人在与仙翁交谈后,渴望与久别的好友重逢。他想象着春日溪山的明丽景色,以及花鸟相伴的情景,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最后,诗人以日暮倚东风,听到远处传来稀疏的钟声作为结尾,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之美,也寄托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想象,展现了友情的深厚与自然之美的和谐统一,体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邃的情感世界。
不详
昔居赏溪曲,怵迫靡所侵。
衲衣挂石壁,燕坐长松阴。
子来慰幽寂,语合相知深。
孤云十年别,明月千里心。
而我亦何事,投迹此禅林。
向来结茅地,回首空青岑。
宁知江海远,遇子复在今。
百挫志矫矫,犹能发狂吟。
清辞入古调,一鼓薰风琴。
吁嗟众响作,过耳无留音。
耕田村外归,抱书窗下读。
读书期业成,耕田待秋熟。
一饭充朝饥,所愿良亦足。
圣贤日相亲,志不在干禄。
白水涵春陂,青灯照茅屋。
宠辱吾不知,门前羽山绿。
开圃艺嘉蔬,芳畦绕茅屋。
春雨昨夜来,满眼浮新绿。
短锄日已携,不课儿与仆。
但知此中趣,馀外非所欲。
陶令颇从容,董生何局促。
浩歌对青山,孤云暮归麓。
白日山下没,长江天际流。
思亲无时已,寸心良悠悠。
高堂亲所憩,虚榻经几秋。
桑梓必恭敬,况此今尚留。
忆昔具庆日,艰难进庶羞。
吁嗟受君禄,庭树风飕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