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宣楼落成和吴深源制参韵(其二)

东都一星下东壁,粲以文鸣斗南一。

玄德髀肉瞒白头,俯仰宇宙俱沤浮。

主人景升帝王胄,风土更羡远中州。

安能不粟效夷隘,活著期扶弈枰败。

仲华解笑人寂寂,历落山川旧图在。

夜深旅梦鸡唤惊,崇楼百尺般手成。

凭阑四顾万虑起,乡邻宁不思冠缨。

英雄海内方麇集,长忆永平太平日。

在心为志流为诗,吾岂争雄鹦鹉笔。

风流好事传到今,岂知汉泽入人深。

暇日载酒清流临,名篇雒启诵吾心。

偈言玩味犹谛揭,意趣充然刍豢悦。

飞鸿尽处烟雨隔,姑嗅梅花共清绝。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李曾伯所作,名为《仲宣楼落成和吴深源制参韵(其二)》。诗中描绘了仲宣楼的宏伟壮丽,以及诗人对历史英雄事迹的怀念与自我位置的思考。

首先,“东都一星下东壁,粲以文鸣斗南一。”这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展示了仲宣楼在东都的地位以及其文化艺术上的重要性。接着,“玄德髀肉瞒白头,俯仰宇宙俱沤浮。”诗人通过自喻形象,表达了自己对于历史与自然的深刻感悟。

“主人景升帝王胄,风土更羡远中州。”这里赞美了主人(可能是某位官员或权贵)的高尚品德和对祖国大地的向往。紧接着,“安能不粟效夷隘,活著期扶弈枰败。”诗人表达了对于历史英雄事迹的崇敬之情以及希望能够有所作为。

“仲华解笑人寂寂,历落山川旧图在。”这里提到了仲宣楼的美好回忆,以及对过往岁月的缅怀。夜晚的梦境和鸡鸣声中,“崇楼百尺般手成。”表达了对这座楼的敬畏之情。

“凭阑四顾万虑起,乡邻宁不思冠缨。”诗人站在高处眺望,心中涌现出无数思考,对故土的情感溢于言表。随后,“英雄海内方麇集,长忆永平太平日。”是对历史上英雄人物的怀念,以及对于和平时期的向往。

“在心为志流为诗,吾岂争雄鹦鹉笔。”这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抱负以及不与世俗争斗,只愿以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紧接着,“风流好事传到今,岂知汉泽入人深。”赞美了历史上的丰功伟业,以及这些遗产对后人的影响。

“暇日载酒清流临,名篇雒启诵吾心。”诗人在闲暇之日,带着酒意,站在清澈的溪水边吟诵古代的名篇,感受着它们给予的心灵滋养。最后,“偈言玩味犹谛揭,意趣充然刍豢悦。”表达了诗人在品读经典时所获得的快乐和满足。

“飞鸿尽处烟雨隔,姑嗅梅花共清绝。”全诗结束于对远方游子与故土之间情感的描绘,以及对梅花之美的赞叹。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历史、文化、自然和个人抱负等多方面的情感体验。

收录诗词(788)

李曾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 字:长孺
  • 号:可斋
  • 籍贯:要亦戛戛异
  • 生卒年:1198年-1268年

相关古诗词

仲宣楼落成和吴深源制参韵(其一)

巍楼耸立千仞壁,熊楚奇观此其一。

苍龙夭矫出一头,下瞰七泽乾坤浮。

平远献状呈几席,气势弹压东西州。

仲宣襟抱六合隘,生阅曹刘几成败。

当时徙倚落日边,岂计嘉名镇长在。

高谈犹想四座惊,好语意得由天成。

景升逝矣建安往,岂浊斯足清斯缨。

今朝我与群贤集,风景还能类前日。

赋斯楼者天台公,扬厉其谁会椽笔。

嗟今视昔后视今,君子思远而忧深。

运方济泰月在临,有如此水舟同心。

芳名起日炳若揭,老子婆娑众宾悦。

斯城斯楼天下无,王赋吴诗成四绝。

形式: 古风

自和山房十咏(其三)

坡翁昔爱是山中,我以何人敢比踪。

筑室买田居此了,闭门读易保吾终。

形式: 七言绝句

自湘赴广道间杂咏.兰花

行尽离骚国,春深未见兰。

容非隐君子,甘老蕨薇间。

形式: 五言绝句

过三衢道士郑云谷出示谢叔达诗因和韵

世事阅江浪,高情寄空云。

佳气挹西爽,好风来南薰。

交情怀契阔,行役苦缤纷。

一节岁寒在,东山有此君。

形式: 古风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