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世事阅江浪,高情寄空云。
佳气挹西爽,好风来南薰。
交情怀契阔,行役苦缤纷。
一节岁寒在,东山有此君。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李曾伯所作,名为《过三衢道士郑云谷出示谢叔达诗因和韵》。从内容来看,诗人借景抒情,以江浪、空云、西风等自然景象表达自己对世事的感慨以及高洁的情操。
“世事阅江浪”两字,既描绘了江水滚滚不息,也隐喻着世事如同江水一般,变化无常。接着“高情寄空云”,则表明诗人将自己高尚的情感寄托于飘渺的云端之上,表现了一种超脱尘俗的态度。
下片“佳气挹西爽”、“好风来南薰”两句,则是描写了春天的美好景象和宜人的气候。其中,“佳气”指的是春日和暖的空气,“挹西爽”则是形容这种清新的空气从西方吹来;“好风”指的是和煦宜人的微风,“南薰”则是指风从南方轻拂而过。
然而,诗人随即转向“交情怀契阔”、“行役苦缤纷”,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思念之深以及旅途中的孤独与艰辛。这里,“交情”是指友谊之情,“契阔”则形容彼此之间的情谊虽远但仍然坚固;“行役”指的是旅途中的劳顿,“缤纷”则是形容心绪的复杂与牵挂。
最后两句“一节岁寒在,东山有此君”,诗人提到季节已经转入寒冷,又提及了东山之上有一位高尚之士。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写,也隐含着诗人对于理想境界的向往。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世界和他对周遭环境的观察。通过对比与反衬,不仅表达了诗人的孤独感,也流露出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愿望。
不详
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孤立江淮地,中分南北天。
洪流冲巨块,对峙束平川。
屹若壁千仞,远之螺一拳。
谁将牛女比,斯事岂其然。
士有似之者,异世而同科。
草亭今兰亭,人物晋永和。
于水鲜可钓,有酒旨且多。
叩舷欠孺子,一赋沧浪歌。
闻公有泊渚,不远在异林。
想胜辋川画,时作梁父吟。
绛帐岂陈迹,草堂向遗音。
朝市有真隐,入山无求深。
达人乐所乐,小智忧其忧。
平生见飞鸢,常忆马少游。
门前车骑喧,孰与园林幽。
虚舟苟欲去,鸥鹭犹当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