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行尽离骚国,春深未见兰。
容非隐君子,甘老蕨薇间。
此诗描绘了一位行者在春日离别骚国的场景,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抒发自己的情感和哲理。"行尽离骚国,春深未见兰"表明诗人已离开了骚国,但是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季节,却尚未看到兰花的踪迹。这不仅是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也隐含着对美好事物难寻和期待的心情。
接下来的两句"容非隐君子,甘老蕨薇间"则透露出诗人对于生活态度的体认。"容非"暗示的是不以外表伪装自己,而"隐君子"则是指那些隐藏其真实品格之人的修养和气质。这两句结合起来,意味着诗人倾向于保持本色,不随波逐流,同时也对那些能够在平淡中见真章的君子持有一种赞赏。
最后"甘老蕨薇间"则表现了诗人对于生活的一种超然态度。"甘老"意指乐于平淡,愿意安享晚年;而"蕨薇"则是野草之名,这里的"蕨薇间"象征着一种隐逸的生活状态。这两字联在一起,表达了诗人对于简单、宁静生活的向往和接受。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淡泊明志的哲学思考,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美好事物难寻的无奈与期待。
不详
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世事阅江浪,高情寄空云。
佳气挹西爽,好风来南薰。
交情怀契阔,行役苦缤纷。
一节岁寒在,东山有此君。
孤立江淮地,中分南北天。
洪流冲巨块,对峙束平川。
屹若壁千仞,远之螺一拳。
谁将牛女比,斯事岂其然。
士有似之者,异世而同科。
草亭今兰亭,人物晋永和。
于水鲜可钓,有酒旨且多。
叩舷欠孺子,一赋沧浪歌。
闻公有泊渚,不远在异林。
想胜辋川画,时作梁父吟。
绛帐岂陈迹,草堂向遗音。
朝市有真隐,入山无求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