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哭西川坛长广济大师

千万僧中宝,三朝帝宠身。

还源未化火,举国葬全真。

文集编金在,碑铭刻玉新。

有谁于异代,弹指礼遗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在众多僧人中如同珍宝,历经三代皇帝恩宠加身。
回归本源尚未涅槃成灰,全国哀悼安葬这位完美元真人。
他的文集被精心编纂流传,如同金子般珍贵;碑铭则刻于新玉,铭记其德。
后世之中,又有谁能跨越时空,轻弹手指,以礼敬之心纪念他遗留的风尘。

注释

千万僧中宝:形容这位僧人在众僧之中非常杰出,如同珍宝。
三朝帝宠身:指受到连续三代皇帝的宠爱和重视。
还源未化火:还源指回归本源、圆寂,未化火意味着尚未经历火化成为灰烬,可能指突然去世未及举行传统仪式。
举国葬全真:全真指的是修行圆满的高僧,举国葬表明全国上下对他的尊敬与哀悼。
文集编金在:文集:僧人的著作集结,编金在:如同黄金般被珍视保存。
碑铭刻玉新:碑铭:为纪念而刻在石碑上的文字,刻玉新:使用上好的玉石新刻,显示对其的尊崇。
有谁于异代:异代:不同的时代,指后世。
弹指礼遗尘:弹指:瞬间的动作,象征时间的快速流逝;礼遗尘:对前人留下的痕迹表示敬意。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齐己的作品,名为《寄哭西川坛长广济大师》。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悼念古代高僧的诗歌。

诗中“千万僧中宝,三朝帝宠身”表达了对逝者的尊敬与怀念之情,强调其在佛教界的地位以及曾获得皇家的恩宠。"还源未化火,举国葬全真"则描绘了一种场景,即僧人去世后,其遗体如同宝贵之物,整个国家为之举行隆重的葬礼。

接下来的“文集编金在,碑铭刻玉新”展示了对逝者学识与德行的赞誉,其言论被记录下来,如同珍贵的黄金,而其名声也如同美玉一般,被后世铭记。最后,“有谁于异代,弹指礼遗尘”表达了诗人对于逝者的敬仰之情,即便是跨越时空,也愿意向这位大师行礼,以示哀思。

整首诗通过对逝者生前地位、去世后的尊荣葬礼以及其学识与名声的描述,展现了诗人深切的怀念之情和对佛教文化的尊崇。

收录诗词(816)

齐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 生卒年:863年—937年

相关古诗词

寄唐洙处士

行僧去湘水,归雁度荆门。

彼此亡家国,东西役梦魂。

多慵如长傲,久住不生根。

曾问兴亡事,丁宁寄勿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寄唐禀正字

疏野还如旧,何曾称在城。

水边无伴立,天际有山横。

落日云霞赤,高窗笔砚明。

鲍昭多所得,时忆寄汤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寄朗陵二禅友

潇湘曾宿话诗评,荆楚连秋阻野情。

金锡罢游双鬓白,铁盂终守一斋清。

篇章老欲齐高手,风月闲思到极精。

南望山门石何处,沧浪云梦浸天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寄栖白上人

万国争名地,吾师独此闲。

题诗招上相,看雪下南山。

内殿承恩久,中条进表还。

常因秋贡客,少得掩禅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