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华怨

娃儿十八娇可怜,亭亭袅袅春风前。

天上仙人玉为骨,人间画工画不出。

小小油壁车,轧轧出东华。

金缕盘双带,云裾踏雁沙。

一片朝云不成雨,被风吹去落谁家?

少年岂无恩泽侯,金鞍绣帽亦风流。

不然典取鹔鹴裘,四壁相如堪白头。

金谷楼台悄无主,燕子不来花著雨。

只知环佩作离声,谁向琵琶得私语。

无情鸂鶒翡翠儿,有情蜂雄蛱蝶雌。

劝君满酌金屈卮,明日无花空折枝。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芳华怨》由元好问所作,描绘了一位少女的哀怨与无奈。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将少女的青春美丽与内心的孤独寂寞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

首句“娃儿十八娇可怜”,直接点明了少女的年龄与美貌,一个“娇”字,不仅描绘了少女的外貌,也暗示了她的柔弱与易感。接下来的“亭亭袅袅春风前”,通过春风的比喻,进一步强化了少女的轻盈与生机,仿佛她就是春天的一部分,充满了活力与希望。

“天上仙人玉为骨,人间画工画不出”,这两句将少女比作天上仙人,强调其超凡脱俗之美,同时也表达了对世间艺术无法完全捕捉其美的遗憾。接着,“小小油壁车,轧轧出东华”,描绘了少女出行的情景,油壁车的轻盈与少女的优雅相得益彰,展现出一种静谧而美好的画面。

“金缕盘双带,云裾踏雁沙”,通过服饰的描写,进一步展现了少女的高贵与雅致,同时也暗示了她生活的奢华与不凡。然而,这样的美好背后却隐藏着深深的孤独与忧伤,“一片朝云不成雨,被风吹去落谁家?”一句,将少女的内心世界展露无遗,她就像那片未形成雨的云,虽然美丽,却无法留住,最终只能随风飘散。

“少年岂无恩泽侯,金鞍绣帽亦风流”,这一句看似在赞美少年的风度翩翩,实则暗含对比,少女虽有倾城之貌,却难以找到与之匹配的伴侣,这种对比更加强化了少女的孤独感。接下来的“不然典取鹔鹴裘,四壁相如堪白头”,则是对少女可能面临的命运的一种暗示,她或许会像司马相如那样,因贫穷而白头,无法实现自己的爱情理想。

最后,“金谷楼台悄无主,燕子不来花著雨”,这两句将场景转换至金谷园,这里曾经繁华热闹,如今却荒凉冷清,燕子不再,花儿独自开放,象征着少女的青春与美好时光已逝,只剩下孤独与回忆。而“只知环佩作离声,谁向琵琶得私语”,则进一步强调了少女内心的孤独与渴望被理解的情感,她只能通过音乐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但无人能真正听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寓意,展现了少女在特定情境下的内心世界,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有对孤独与失落的深刻体验,是一首充满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853)

元好问(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后芳华怨

江南破镜飞上天,三五二八清光圆。

岂知汴梁破来一千日,寂寞菱花仍半边。

白沙漫漫车辘辘,鹍鸡弦中杜鹃哭。

塞门憔悴人不知,枉为珠娘怨金谷。

乐府初唱娃儿行,弹棋局平心不平。

只今雄蜂雌蝶两不死,老眼天公如有情。

白玉搔头绿云发,玫瑰面脂透肉滑。

春风著人无气力,不必相思解销骨。

洛花绝品姚家黄,扬州银红一国香。

千围万绕看不足,雨打风吹空断肠。

丹砂万年药,金印九州督,不及秦宫一生花里活。

长门晓夕寿相如,尽著千金买消渴。

形式: 古风

结杨柳怨

长乐坡前一杯酒,郑重行人结杨柳。

可怜杨柳千万枝,看看尽入行人手。

轻烟细雨绿相和,恼乱春风态度多。

路人爱是风流树,无奈朝攀暮折何?

朝攀暮折何时了,不道行人暗中老。

素衣今日洛阳尘,白发朝朝塞城草。

柳色年年岁岁青,关人何事管离情。

春风谁向丁宁道,折断长条莫再生。

形式: 古风

秋风怨

碧瓦高梧响疏雨,坐倚薰笼时独语。

守宫一著死生休,狗走鸡飞莫为女。

云间箫鼓夜厌厌,禁漏谁将海水添。

一春门外羊车过,又见秋风拂翠帘。

总把丹青怨延寿,不知犹有《竹枝盐》。

形式: 古风

归舟怨

渡头杨柳青复青,闺中少妇动离情。

只从问得狂夫处,夜夜梦到洛阳城。

南风吹橹声,北雁鸣嘤嘤。

江流望不极,相思春草生。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