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和八窗叔见寄

寂寞寒枝问故栖,柳疏梧老影熹微。

炊烟冷落犁荒垄,篷雨廉纤缆断矶。

拟阅旧书成懒癖,旋篘新酒解愁围。

家人不惯田园趣,刚道天寒盍早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翻译

孤独的树枝询问旧时的栖息地,稀疏的柳树和老梧桐在微光中投下身影。
炊烟稀疏,农夫在荒芜的田垄上犁地,细雨飘过,缆绳在礁石上断裂。
打算阅读旧书却成了懒散的习惯,立刻滤酒来驱散愁绪。
家人不习惯乡村生活,只说天气寒冷,为何不早点回家。

注释

寂寞:孤独。
寒枝:寒冷的树枝。
故栖:旧时的栖息地。
柳疏:稀疏的柳树。
梧老:老梧桐。
熹微:微弱的光线。
炊烟:做饭产生的烟雾。
犁荒垄:犁开荒芜的土地。
篷雨:小雨。
廉纤:细密的。
缆断:缆绳断裂。
拟阅:打算阅读。
旧书:旧日的书籍。
成懒癖:成为一种懒散的习惯。
旋篘:立刻过滤。
愁围:愁绪。
家人:家人。
惯:习惯。
田园趣:乡村生活的情趣。
刚道:只说。
盍:何不。
早归:早点回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静谧而孤寂的田园生活景象。"寂寞寒枝问故栖,柳疏梧老影熹微"两句,通过对树木和柳絮的描写,表现了秋天的萧瑟与寂寞,以及时光流逝带来的沧桑感。"炊烟冷落犁荒垄,篷雨廉纤缆断矶"则是对农村生活的一种描绘,炊烟代表着家宅的温暖,但这里却透露出一种冷清和荒凉,篷雨和缆断矶则增添了一份凄凉。

"拟阅旧书成懒癖,旋篘新酒解愁围"这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在田园生活中的悠闲心态,以及通过阅读和饮酒来消解忧愁。最后两句"家人不惯田园趣,刚道天寒盍早归"则表现了家人的不适应与对外界的渴望。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农村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一种超脱世俗、享受宁静田园生活的心境。

收录诗词(788)

李曾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 字:长孺
  • 号:可斋
  • 籍贯:要亦戛戛异
  • 生卒年:1198年-1268年

相关古诗词

又和梅韵

千里诗来字字香,品题著意到孤芳。

以千林表丈人行,洗万古凡儿女妆。

自是精神凌雪月,不妨风骨饱冰霜。

撚髭聊以酬清思,病笔攲斜愧小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久雨之馀隔窗闻雪简书院诸丈(其二)

玉龙飞下太清境,粉雉凝成不夜城。

眩得穷儿犹暴富,照教暗室亦强明。

来朝细挹千林色,竟夕都忘万籁声。

不愿衔枚蔡州去,铁衣早撤戍边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久雨之馀隔窗闻雪简书院诸丈(其一)

雨覆云翻越月馀,苦疑滕六欠工夫。

倏敲窗竹清成玉,细剪檐花碎作珠。

已喜新冬三白有,不愁嗣岁二红无。

地炉纸帐杯行了,呼起诗翁为撚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小亭闲止

草草家林适,时时步屐过。

跨流通略彴,枕岸拟䍧牱。

墙外千竿竹,亭阴数亩荷。

年丰遂闲止,老境足婆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