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记列传

西山薇蕨蜀山铜,可见夷齐与邓通。

佞倖圣贤俱饿死,若无史笔等头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翻译

西山的薇蕨和蜀地的铜矿,象征着古代的伯夷和叔齐以及邓通。
那些善于奉承的权臣,连圣贤如他们也饿死,如果没有史书记载,他们的功名就等于虚无。

注释

西山:指代遥远的高山,象征隐居之地。
薇蕨:古代植物,象征清贫生活。
蜀山:四川的山,可能暗指蜀国。
夷齐:伯夷和叔齐,商朝末年的两位贤人。
邓通:汉武帝时的宠臣,以铜为业。
佞倖:善于阿谀奉承的人。
圣贤:品德高尚的人。
俱:都。
饿死:形容生活的困苦。
史笔:历史记载,指史书。
等头空:等于白费,没有实际意义。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王禹偁所作,名为《读史记列传》。诗中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提及,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上那些贤能之士未被世人认识和纪念的感慨。

"西山薇蕨蜀山铜," 这两句用来描绘一幅古代名人的生活环境。"可见夷齐与邓通。" 夷齐(夷光)和邓通都是历史上的贤臣,他们虽然身处偏远之地,但仍然坚守着自己的操守。

接下来的两句 "佞倖圣贤俱饿死,若无史笔等头空。" 则表达了作者对于那些在困境中甚至是饥饿交加而死去的忠良之士的同情和惋惜。如果没有历史记载这些人物,那么他们的故事将会变得一片空白,仿佛从未存在过。

整首诗通过对比鲜明地展现了作者对于历史人物命运的反思,以及他对于那些不被后世记住的人物所持有的敬意。同时,也隐含着作者对于自己处境的担忧和无奈。

收录诗词(670)

王禹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散文家。汉族,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 字:元之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
  • 生卒年:954—1001

相关古诗词

偶题三首(其三)

白头厌郎署,病眼欲分司。

寸心犹未决,所顾在妻儿。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支]韵

偶题三首(其二)

郑兴亲未葬,张籍眼多昏。

何时解印绶,归去卧山村。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元]韵

偶题三首(其一)

贾谊因才逐,桓谭以谶疏。

古今常似此,吾道竟何如。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鱼]韵

得昭文李学士书报以二绝(其二)

左宦寂寥惟上洛,穷愁依约似长沙。

乐天诗什虽堪读,奈有春深迁客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