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为黄寺丞所作的挽诗之一,表达了对故友的深深怀念和哀悼之情。首句“识面山阴道”描绘了与黄寺丞初次相识的情景,可能是在风景优美的山阴道上,暗示了他们友情的开始。次句“论心德化堂”则转而描述两人在精神层面的交流,如同在品德教化的殿堂中深入交谈。
“后来俱罪籍”暗指黄寺丞可能遭遇不幸,被列入罪籍,这使得诗人感到悲痛。接着,“归去各吾乡”表达了对黄寺丞离世后各自返回故乡的想象,流露出对友人最后归宿的感慨。“晚岁欣同寓”回忆起晚年与黄寺丞共度的时光,虽已成过往,但诗人感到欣慰,认为这段友谊足以慰藉一生。
最后一联“来迟三两月,泪落几多行”直抒胸臆,诗人遗憾未能及时陪伴好友度过生命的最后时刻,只能在追忆中洒下无数泪水,表达了深切的哀思和无尽的惋惜。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展现了诗人对亡友的深情厚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