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为黄均州所作的挽词之一,表达了对黄均州非凡人生的感慨和对其不幸遭遇的哀悼。首句“孤童崛起世希有”赞扬了黄均州早年独立不群,出类拔萃,他的成就在当时实属罕见。次句“二子成名人所难”进一步强调了他在教育子女方面的成功,使其成为知名人士,这在常人看来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终始两无堪恨处”暗示黄均州的一生或许在某些方面存在着遗憾,但诗人并未明言,留给人以想象空间。接下来,“东西常大所居官”可能指的是他在官场上的地位显赫,但并未提及具体官职,只是强调了他的仕途顺利。
“诸方老宿俱参遍”表明黄均州在学术上广结良师益友,学识渊博。然而,“盖世功名忽梦残”则揭示了他晚年功名突然消逝,如同一场梦般短暂,令人惋惜。
最后两句“爱我平生呼畏友,负公无路送行棺”表达了诗人对黄均州的深厚友情,以及对无法为好友送终的悲痛之情。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黄均州生平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其人品和命运的深深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