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其一)光武

腹上能容严子陵,面前何不著韩歆。

迭兴知与人何事,陇蜀才平便易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翻译

腹部能够容纳严子陵这样的高士,为何面前不能接纳韩歆这样的贤才?
频繁更替的政权不知道在想些什么,一旦陇蜀地区安定,他们就改变了心意。

注释

腹上:指代能够包容他人的胸怀或者地位。
严子陵:东汉隐士,拒绝官位,与汉光武帝刘秀有交情。
面前:眼前,当前。
著:接纳,任用。
韩歆:可能是诗中虚构或实指的贤才。
迭兴:频繁更替。
知与人何事:指政权的更迭和变化原因不明。
陇蜀:古代地区名,包括今甘肃、四川一带。
才平:指地区得到平定。
易心:改变初衷,易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普的《咏史(其一)光武》,通过对东汉光武帝刘秀的评价,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功成名就后心态变化的反思。首句“腹上能容严子陵”引用了严子陵钓鱼的故事,意指光武帝能容纳贤者,具有宽广的胸襟;然而接下来的“面前何不著韩歆”则暗示,他在功业稳固后,是否还能像对待韩歆那样信任人才,保持谦逊。最后一句“迭兴知与人何事,陇蜀才平便易心”,批评光武帝在平定陇蜀之后,似乎心态有所改变,不再如先前般亲贤任能,流露出对统治者功成易傲的忧虑。整首诗以历史典故为引,寓言规劝,具有深刻的警示意义。

收录诗词(763)

陈普(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咏史(其二)光武

赤符交锡帝心移,不似初来岸帻时。

浪泊壶头终落落,羊裘男子殆先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咏史(其四)光武

经邦论道职何卑,又是前朝卖饼儿。

十乱五臣无煖席,三王四代是何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咏史(其五)光武

金匮哀章正共哀,又将符命议灵台。

太山千古黄泉路,底事銮舆爱上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咏史(其一)明帝

后宫任姒古今希,前殿弦歌凤已知。

孔子孟轲真薄命,不生建武永平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