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文

烈文辟公,锡兹祉福。惠我无疆,子孙保之。无封靡于尔邦,维王其崇之。

念兹戎功,继序其皇之。无竞维人,四方其训之。不显维德,百辟其刑之。於乎,前王不忘!

形式: 四言诗

翻译

有功有德众诸侯,天赐你们莫大福。给我恩惠也无量,子孙长保此福祥。莫在你国铸大错,一心尊崇周君王。
感念你们立大功,继续立功又弘扬。国强莫过有贤才,四方才会来归降。先祖伟大在美德,诸君应当为榜样。先王典范永不忘!

注释

烈:武功。
一说“光明”。
文:文德。
辟公:指助祭诸侯。
锡:赐。
兹:此。
祉:福。
惠:爱。
一说“顺”。
无疆:无穷。
保:守住。
封:大。
靡:累,罪恶。
一说“封”指专利敛财,“靡”指奢侈。
崇:立。
一说“尊重”。
戎:大。
继序:继承祖业。
序,通“叙”,业。
皇:光大。
竞:强。
一说“争”。
维:于。
训:服从。
一说“效”。
不:通“丕”,大。
百辟:众诸侯。
刑:通“型”,效法,模范。
於乎:叹词。
前王:指周文王、周武王。

鉴赏

这段文字出自中国古代的《诗经》,其中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和历史价值。从文学角度来看,这首诗具有鲜明的颂扬主题,通过对“烈文辟公”的赞美,表达了对先祖功绩的怀念与尊崇,以及祈求后代子孙能够保持并发扬光大其事业和福祉。

诗中“惠我无疆”强调了这种恩泽是无边界的,覆盖了整个民族乃至广泛的人群。"子孙保之"则表明了希望这些美德与功绩能够代代相传,永远保存。

“无封靡于尔邦,维王其崇之”一句,赞颂先祖不仅在物质上有所建树,更在精神文化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这些都是值得后人尊崇与学习的。"念兹戎功,继序其皇之"则是对军事成就和帝王事迹的缅怀与传承。

“无竞维人,四方其训之”表达了希望这些美好的德行能够普及于四面八方,每个人都能接受到这样的教诲。"不显维德,百辟其刑之"则是在强调虽然先祖的功绩不是直接展现出来,但通过法律制度等手段,对后世起到了规范与约束的作用。

最后,“于乎前王不忘”则是整个颂扬主题的归结点,意味着对先王功绩的永恒记忆和怀念,这种传统文化中的“祖宗之法”理念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是一段文学创作,更是历史与文化的见证,展现了先秦时期人们对于君主、功绩和传承的一种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305)

诗经(先秦)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天作

天作高山,大王荒之。彼作矣,文王康之。彼徂矣,岐有夷之行。子孙保之。

形式: 四言诗 押[阳]韵

昊天有成命

昊天有成命,二后受之。成王不敢康,夙夜基命宥密。於缉熙!单厥心,肆其靖之。

形式: 四言诗

我将

我将我享,维羊维牛,维天其右之。仪式刑文王之典,日靖四方。伊嘏文王,既右飨之。我其夙夜,畏天之威,于时保之。

形式: 四言诗

时迈

时迈其邦,昊天其子之,实右序有周。薄言震之,莫不震叠。怀柔百神,及河乔岳,允王维后。

明昭有周,式序在位。载戢干戈,载橐弓矢。我求懿德,肆于时夏,允王保之。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