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有竹芜生不费锄,亭亭楚玉影癯癯。
风师自是识人意,何用纵横十万夫。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顺应自然的生活状态。"有竹芜生不费锄"表明竹子随风舞动,不需要人工修剪,展示了自然界的自在与和谐。"亭亭楚玉影癯癯"则通过对比,形容竹影婆娑、柔美如同古代楚国的美玉。
接下来的"风师自是识人意,何用纵横十万夫"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感悟。"风师"指的是风神,它能够理解人的情怀和意志,而不需要像世间一般通过权势和力量来显示其重要性。"十万夫"暗示了一种广泛而复杂的人际关系网,但在面对大自然时,这些纷争与比较似乎变得微不足道。
整首诗体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尊重和向往,以及对超然物外、不为世俗所累的一种精神追求。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诗人传达了一种淡泊明志、清高脱俗的情怀。
不详
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
秋光万斛泼疏帘,瘦玉萧萧拂画檐。
鹊尾炉中香篆冷,矮窗袖手对楞严。
白发江湖暗,青灯几席凉。
病身几千百,佳节又重阳。
命也吾何奈,天乎孰可量。
元龙楼百尺,犹得慰行藏。
白傅庭前正解船,梦中忽已过番川。
红尘冉冉行天上,黄道骎骎近日边。
石洞歙溪俱可砚,山肥徽路总堪田。
把茅便欲侨居去,奈此功名未了缘。
杖屦寻诗问所由,一天草木叶知秋。
天低云淡村村好,雨过山深物物幽。
斑驳岩头苔藓湿,钩辀树尾鸟声柔。
眼前不见市朝事,始笑从前利禄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