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末明初张羽的《灯花次韵》描绘了一幅华美而感伤的画面。首句“画堂银烛映歌钟”展现了豪华的宴饮场景,银烛照耀下的歌钟回荡,气氛热烈。然而,“醉眼俄惊火树红”一句,通过醉酒者的视角,将视线转向了窗外,火树(灯火)映红了夜空,暗示了时光流转,美景易逝。
“白玉屏深留晚艳,绛纱笼暖护春丛”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室内景象,白玉屏风上残留的晚霞余晖,如同女子的娇颜,而绛纱笼罩的花朵则象征着温暖与春意,但又暗示着繁华背后即将凋零的无奈。
“阑干清泪非因雨,狼藉残煤总为风”揭示了诗人的情感世界,泪水并非因雨水打湿,而是内心愁绪所致;散落的炉灰,象征着生活的无常和人事的变迁,皆由风所触发。这表达了诗人对世事沧桑的感慨。
最后,“更忆禁垣归路静,金莲随马散文虹”以回忆收尾,禁垣(宫墙)内归途的宁静,以及马蹄踏过时如散文般流淌的雨后彩虹,更增添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以及对现实与过去的对比和失落。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繁华与落寞并存的景象,寓含了人生的短暂和无常,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