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英台近.寒食词

馆娃宫,采香径,范蠡五湖侧。

子夜吴歌,声缓不须拍。

崇桃积李花闲,芳洲绿遍,更冉冉、柳丝无力。

试思忆。老去一片身心,孤负好春色。

古往今来,时序恼行客。去年今日山中,如何知得。

却又在、他乡寒食。

形式: 词牌: 祝英台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片春色中孤独与时光流转的意境。"馆娃宫,采香径,范蠡五湖侧"一句,以古典园林的景致开篇,让人感觉到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氛围。紧接着的"子夜吴歌,声缓不须拍"则透露出诗人对往昔音乐的回忆和怀念,似乎在表达一种淡雅的情感。

"崇桃积李花闲,芳洲绿遍,更冉冉、柳丝无力。试思忆"一段,通过鲜明的自然景象,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诗人内心的宁静和淡泊。这里的"更冉冉、柳丝无力"可能暗示着春意渐浓,但也显露出一种柔弱和不经风霜的情态。

接下来的"老去一片身心,孤负好春色。古往今来,时序恼行客"则是诗人对岁月流逝、个人生命体验的深刻感慨。这里的"孤负"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无法珍守的哀愁,而"时序恼行客"则揭示了时间对旅行者(即人生旅途上的人)的无情打击。

最后,"去年今日山中,如何知得。却又在、他乡寒食"一句,以一种感伤的口吻,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流逝和个人命运无常的思考。这里的"寒食"可能象征着孤独与凄凉,而诗人的身处异乡,更增添了一份离愁。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抒发了诗人对于时光、生命和个人经历的深刻感悟。诗中的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是一篇充满哲思与情怀的佳作。

收录诗词(2817)

韩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子仲,韩元吉之子。祖籍开封,南渡后隶籍信州上饶(今属江西)。从仕后不久即归,有诗名,著有《涧泉集》。淲清廉狷介,与同时知名诗人多有交游,并与赵蕃(章泉)并称“二泉”。著作历代书目未见著录。史弥远当国,罗致之,不为少屈。人品学问,俱有根柢,雅志绝俗,清苦自持,年甫五十即休官不仕。嘉定十七年,以时事惊心,作甲申秋三诗,得疾而卒,年六十六

  • 字:仲止
  • 号:涧泉
  • 生卒年:biāo)(1159—1224

相关古诗词

沁园春(其五)和刘仲简九日韵

九日黄花,渊明之后,谁当汝俦。

记龙山昨夜,寒泉九井,帽轻似叶,须戟如虬。

庚扇西风,孔林落照,银海横波十二楼。

闲笑道,那华亭上蔡,再见何由。人生似我何求。

算惟有高人高处游。

笑如今别驾,前时方外,尘埃半百,岁月如流。

如此连墙,今年不见,一首犹胜万户侯。

偷闲好,便明朝有约,莫莫休休。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八声甘州

大江流日夜,客心愁、不禁晚来风。

把英雄□气,兴衰馀事,吹散无踪。

但有山围故国,依旧夕阳中。

直北神州路,几点飞鸿。

欲问周郎赤壁,叹沙沉断戟,烟锁艨艟。

听波声如语,空乱荻花丛。

甚云间、平安信少,到黄昏、偏映落霞红。

莼鲈美,扁舟归去,相伴渔翁。

形式: 词牌: 八声甘州

十样花(其一)

陌上风光浓处。第一寒梅先吐。待得春来也,香消减,态凝伫。百花休漫妒。

形式: 词牌: 十样花

二色宫桃

镂玉香苞酥点萼。正万木、园林萧索。

惟有一枝雪里开,江南信、更凭谁托。

前年记赏登高阁。叹年来、旧欢如昨。

听取乐天一句云,花开处、且须行乐。

形式: 词牌: 二色宫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