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渚送池州程使君

萧萧五马动,欲别谢临川。

落日芜湖色,空山梅冶烟。

江湖通廨舍,楚老拜戈船。

风化东南满,行舟来去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马蹄声萧瑟,即将告别临川县。
夕阳映照着芜湖江面,空山中梅花吐露芬芳在烟雾中。
江河与官署相连,老楚人恭敬地拜见戈船。
东南地区风俗淳厚,舟行来往间传播着这种风尚。

注释

萧萧:形容马蹄声。
五马:泛指多匹马。
别:告别。
谢临川:临川县的人。
落日:傍晚的太阳。
芜湖色:芜湖江面的颜色。
空山:寂静的山峦。
梅冶烟:梅花在烟雾中盛开。
江湖:江河。
廨舍:官署。
楚老:楚地的老人。
戈船:古代的一种战船,这里可能指代地方官员的船只。
风化:风俗教化。
东南满:东南地区风俗淳厚。
行舟:舟船。
来去传:来来往往地传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送别的画面,诗人以婉约之辞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深厚的情谊。

"萧萧五马动,欲别谢临川。" 这两句通过马匹的鸣叫声传递出即将分别的情景,同时点出了送别的地名“谢临川”,营造了一种依依惜别的情绪。

"落日芜湖色,空山梅冶烟。" 落日余晖映照下的湖面和山野,呈现出一种淡远幽静的氛围,而空山中的梅花伴随着轻烟,更添了一份清冷与孤寂。

"江湖通廨舍,楚老拜戈船。" 这两句则描写了送别时的情形,通过“江湖通廨舍”表明送行之地的辽阔,而“楚老拜戈船”则是对当地风情的一种烘托,同时也表现出一种依依不舍的情感。

"风化东南满,行舟来去传。" 最后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希望友人一路平安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意境悠长,以淡雅之笔触勾勒出送别时的情感与景色,展现了古典文学中特有的含蓄和深远。

收录诗词(486)

刘长卿(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 字:文房
  • 籍贯: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709—789

相关古诗词

喜朱拾遗承恩拜命赴任上都

诏书徵拜脱荷裳,身去东山闭草堂。

阊阖九天通奏籍,华亭一鹤在朝行。

沧洲离别风烟远,青琐幽深漏刻长。

今日却回垂钓处,海鸥相见已高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喜李翰自越至

南浮沧海上,万里到吴台。

久别长相忆,孤舟何处来。

春风催客醉,江月向人开。

羡尔无羁束,沙鸥独不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喜晴

晓日西风转,秋天万里明。

湖天一种色,林鸟百般声。

霁景浮云满,游丝映水轻。

今朝江上客,凡慰几人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喜鲍禅师自龙山至

故居何日下,春草欲芊芊。

犹对山中月,谁听石上泉。

猿声知后夜,花发见流年。

杖锡闲来往,无心到处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