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其二)再和

聊把芳尊,殷勤劝、斜阳休坠。

吾老矣,难从仙客,采丹丘李。

且趁风光一百五,园林尚有残红缀。

更忉忉、百舌对般春,声能美。鸾钗绊,游丝细。

鸳袖惹,香尘腻。想吴姬越女,踏青才尔。

争似江南樗枥社,俚歌声拂行云里。

又枝头、梅子正酸时,莺知未。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吴潜的《满江红·其二》再和。从鉴赏角度来看,首先可以感受到诗中深厚的意境与情感表达。

“聊把芳尊,殷勤劝、斜阳休坠。”这里描绘了一幅春日饮酒的情景,主人公在温馨的阳光下,邀友人共饮,以享受这短暂美好的时光。用词简洁而富有画面感。

“吾老矣,难从仙客,采丹丘李。”随后,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无奈与对长生不死的向往。诗中的“我”已经步入暮年,对于追求长生不老的理想感到困难,这种情感复杂又带有一丝哀愁。

“且趁风光一百五,园林尚有残红缀。”这里诗人劝自己及时行乐,因为岁月匆匆,即使是春天美好的景致也不长久。园林中还留着一些残余的花朵,这种描写让人感受到时间流逝的无常。

“更忉忉、百舌对般春,声能美。”诗中的“忉忉”形容心情的复杂与不宁,这里的“百舌”可能是指各种鸟儿,而“对般春”则是在描绘春天中各种生灵都在歌唱,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接下来的两句:“鸾钗绊,游丝细。鸳袖惹,香尘腻。”用了鲜明的比喻和形容词来描述女性的装饰与气质,使人读之如同亲眼目睹一般,这种描写手法极富有古典美。

“想吴姬越女,踏青才尔。”诗中提及历史上的美女,这里是对美好生活的一种追求,同时也透露出一种不舍昼夜的惆怅。

最后两句:“争似江南樗枥社,俚歌声拂行云里。又枝头、梅子正酸时,莺知未。”诗人通过对比,将眼前景致与历史上的美好相提并论,表达了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满足和欣赏。梅子的酸味则像是时间的印记,让人感受到生命中无常与变迁。

整首词曲折婉转,情感丰富,语言优美,是一篇颇具意境和深度的佳作。

收录诗词(514)

吴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 号:履斋
  • 籍贯:宣州宁国(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5—1262

相关古诗词

满江红(其十四)姑苏灵岩寺涵空阁

客子愁来,闲信马、到涵空阁。

谁为我、敛云收雾,青天为幕。

八万顷湖如镜静,波神护断东南角。

望孤帆、杳杳度微茫,山邀却。三塞外,纷狐貉。

三径里,悲猿鹤。笑鸱夷老子,占他头著。

正使百年能几许,看来万事难描摸。

问吴王、池馆复何如,霜枫落。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其一)乌衣园

唤出山来,把鸥鹭、盟言轻食。

依旧是、江涛如许,雨帆烟笛。

歌罢莫愁檀板缓,杯倾白堕琼酥滴。

但惊心、十六载重来,征埃客。秋风鬓,应非昔。

夜雨约,聊相觅。叹主恩未报,无多来日。

故国千年龙虎势,神州万里鼪鼯迹。

笑谢儿、出手便呼卢,摴蒱掷。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其二)雨花台用前韵

玛瑙冈头,左酾酒、右持螯食。

怀旧处,磨东冶剑,弄清溪笛。

望里尚嫌山是障,醉中要卷江无滴。

这一堆、心事总成灰,苍波客。叹俯仰,成今昔。

愁易揽,欢难觅。正平芜远树,落霞残日。

自笑频招猿鹤怨,相期早混渔樵迹。

把是非、得失与荣枯,虚空掷。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其五)金陵乌衣园

柳带榆钱,又还过、清明寒食。天一笑、浦园罗绮,满城箫笛。花树得睛红欲染,远山过雨青如滴。问江南池馆有谁来?江南客。

乌衣巷,今犹昔。乌衣事,今难觅。但年年燕子,晚烟斜日。抖擞一春尘土债,悲凉万古英雄迹。且芳尊随分趁芳时,休虚掷。

形式: 词牌: 满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