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其十四)姑苏灵岩寺涵空阁

客子愁来,闲信马、到涵空阁。

谁为我、敛云收雾,青天为幕。

八万顷湖如镜静,波神护断东南角。

望孤帆、杳杳度微茫,山邀却。三塞外,纷狐貉。

三径里,悲猿鹤。笑鸱夷老子,占他头著。

正使百年能几许,看来万事难描摸。

问吴王、池馆复何如,霜枫落。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鉴赏

此诗为宋代诗人吴潜所作,名为《满江红·姑苏灵岩寺涵空阁》。这是一首借景抒怀、表达内心感慨的作品。

开篇“客子愁来,闲信马、到涵空阁”四句,以客子的角度描述了对远方故土的思念之情,并通过闲适的马来传递信息,直至抵达灵岩寺中的涵空阁。涵空阁作为诗人心灵寄托之所,展现出一种超脱尘世、寂静幽深的意境。

接着“谁为我、敛云收雾,青天为幕”两句,诗人在此表达了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与追求。这里的“敛云收雾”暗示着一种超自然的力量,而“青天为幕”则是对那种境界的生动描绘。

“八万顷湖如镜静,波神护断东南角”两句,是诗人借助江湖之美来表达心中的宁静与壮观。八万顷湖宛若明镜,静谧无声,而波神断绝则形象地描绘了水波的另一面,即它对空间的划分。

“望孤帆、杳杳度微茫,山邀却”两句,诗人在此通过远眺江湖上的独帆来表达一种遥不可及的孤寂之感。同时,“山邀却”则是对周围环境的一种描绘,形象地展现了山势的蜿蜒曲折。

“三塞外,纷狐貉。三径里,悲猿鹤”两句,诗人通过描述远处山塞间野兽的活动,以及近旁小径上的鸟鸣,来表现一种深邃孤寂的情境。

“笑鸱夷老子,占他头著”一句,是对古代道家思想的一种借鉴。这里的“笑鸱夷老子”,可能指的是道家的某位高人,对世俗红尘持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

最后,“正使百年能几许,看来万事难描摸。问吴王、池馆复何如,霜枫落”两句,则是诗人对生命短暂与历史变迁的一种感慨。通过询问古代吴王的宫殿如今何在,以及霜叶纷飞的情景,来表达了对历史流逝和人事无常的深切体会。

综观全诗,作者借助灵岩寺涵空阁这一特定空间,抒写了对故乡的思念、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以及对生命与历史的深刻感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流露,诗人展现了一种超脱而又深沉的情怀。

收录诗词(514)

吴潜(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 号:履斋
  • 籍贯:宣州宁国(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5—1262

相关古诗词

满江红(其一)乌衣园

唤出山来,把鸥鹭、盟言轻食。

依旧是、江涛如许,雨帆烟笛。

歌罢莫愁檀板缓,杯倾白堕琼酥滴。

但惊心、十六载重来,征埃客。秋风鬓,应非昔。

夜雨约,聊相觅。叹主恩未报,无多来日。

故国千年龙虎势,神州万里鼪鼯迹。

笑谢儿、出手便呼卢,摴蒱掷。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其二)雨花台用前韵

玛瑙冈头,左酾酒、右持螯食。

怀旧处,磨东冶剑,弄清溪笛。

望里尚嫌山是障,醉中要卷江无滴。

这一堆、心事总成灰,苍波客。叹俯仰,成今昔。

愁易揽,欢难觅。正平芜远树,落霞残日。

自笑频招猿鹤怨,相期早混渔樵迹。

把是非、得失与荣枯,虚空掷。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其五)金陵乌衣园

柳带榆钱,又还过、清明寒食。天一笑、浦园罗绮,满城箫笛。花树得睛红欲染,远山过雨青如滴。问江南池馆有谁来?江南客。

乌衣巷,今犹昔。乌衣事,今难觅。但年年燕子,晚烟斜日。抖擞一春尘土债,悲凉万古英雄迹。且芳尊随分趁芳时,休虚掷。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其一)送李御带珙

红玉阶前,问何事、翩然引去。湖海上、一汀鸥鹭,半帆烟雨。报国无门空自怨,济时有策从谁吐。过垂虹亭下系扁舟,鲈堪煮。

拚一醉,留君住。歌一曲,送君路。遍江南江北,欲归何处。世事悠悠浑未了,年光冉冉今如许。试举头、一笑问青天,天无语。

形式: 词牌: 满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