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汤周二大仙,庐此得升天。
风俗因兴庙,春秋不记年。
锦云张紫盖,琴溜泻鸣泉。
丹灶犹存鼎,仙花发故园。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境图景,通过对汤周二大仙的赞美,展现了诗人对于仙界生活的向往和美好想象。"庐此得升天"表明仙人在某个地方得以飞升,这里是指汤周山。"风俗因兴庙"则说明当地的人们因为对这位仙人的崇拜而修建了庙宇,以纪念和祭祀。
"春秋不记年"显示时间在这里已经失去了其通常的意义,仿佛进入了一个超脱世俗的永恒状态。接下来的"锦云张紫盖"和"琴溜泻鸣泉"则是对仙境景象的细腻描绘,通过华丽的云彩、美妙的音乐和清澈的泉水,营造出一个美丽而神秘的氛围。
最后两句"丹灶犹存鼎,仙花发故园"进一步强化了仙境的意象。"丹灶犹存鼎"可能指的是炼制仙丹的遗迹,而"仙花发故园"则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暗示着仙人虽然飞升,但其精神和痕迹依然留在这个地方。
整首诗通过鲜明的意象和流畅的语言,构建了一幅超凡脱俗的画面,让读者仿佛进入了一个远离尘世、美好绝伦的世界。
不详
六律铿锵间宫徵,伶伦写入梧桐尾。
七条瘦玉叩寒星,万派流泉哭纤指。
空山雨脚随云起,古木灯青啸山鬼。
田文堕泪曲未终,子规啼血哀猿死。
绵绢,割两耳,只有面。
此响非俗响,心知是灵仙。
不曾离耳里,高下如秋蝉。
入夜声则厉,在昼声则微。
神灵斥众恶,与我作风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