眷兹邓尉山,尽日穷吟行。
晚登凤冈顶,四顾何苍苍。
群山如列城,峰岭互低昂。
杳杳西日下,澄湖浮练光。
野鸟相和鸣,凉风吹我裳。
梵宇杂民居,楼阁郁相望。
闻有赏心人,畴昔此徜徉。
况当梅花时,玉雪被连冈。
题诗动幽兴,写画在游踪。
去后订重来,中为事所更。
乃知百年内,为乐安能常。
兴怀发孤咏,浮云共悠扬。
不详
别署西村逸史。生于明宣宗宣德九年,卒于明孝宗弘治九年,年六十三岁。书无不读,尤熟于史。一生淡于名利和官宦,友人引荐他入朝,他多次婉言推辞,一直隐居不仕,隐留心经世之务。每有客人到访,则陈列三代秦汉器物及唐宋以来古籍、书画名品,互相鉴赏和题签。其收藏处所名有“日鉴堂”。正德间,吴中高士首推沈周,次之,所作《晴雨霁三游西湖》,为游记文学经典,有《西村集》八卷,见《四库总目》
明月出沧海,流光照中庭。
翩翩青田姿,深夜时长鸣。
一声闻于天,露白凉风生。
铿锵激金奏,悠扬协鸾笙。
达人厌丝竹,隐几冥心听。
高低尽成律,入耳通心灵。
沉吟不知味,恍若闻韶韺。
但恐众仙至,驱之游太清。
仲秋百卉腓,旅雁思南翮。
凉风吹客衣,嗟君事行役。
三调不徙官,依然在儒籍。
皇朝重文教,此任故精择。
诸生得造就,疑义资剖析。
入室与升堂,煌煌尽圭璧。
冷热固人情,于君自无斁。
浩歌菁莪篇,芳尘满瑶席。
秋风动地起,原野忽萧条。
之子远行游,心旌自摇摇。
中夜视明星,鸣鸡正嘐嘐。
晨兴戒徙御,四牡一何骄。
倾城此送别,张席俯西郊。
杳杳即长路,依依谢故交。
故交从此别,执手未能发。
向夕起重云,白日光明灭。
维兹大廷对,尽言斯效节。
效节自吾分,过此非所缺。
不闻刘去华,没世名愈烈。
努力景前修,徽音慰薄劣。
病起言出游,行行入吴苑。
怀我同心人,去此苦不远。
安能待折麻,始为情可展。
榜舟溯川流,疾进犹言缓。
天寒鸿雁哀,水落湾埼浅。
顾望念何深,独行畏日晚。
日晚将何之,风悲雨凄凄。
君子枉前途,引领见容仪。
精神亮相契,遇此如有期。
何必造门屏,然后尽中怀。
君行当入城,余亦从此归。
方舟且容与,未忍言别离。
别离怅悠悠,于焉聊写忧。
暝投兰若中,宴衎叙绸缪。
起坐临前除,弹琴和清谣。
重阴翳明月,寒风振山邱。
慷慨令心悲,欲罢不能休。
沉吟出门去,鸡鸣忽嘐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