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沈启南中道相遇既示斐章且形绘事赋答

病起言出游,行行入吴苑。

怀我同心人,去此苦不远。

安能待折麻,始为情可展。

榜舟溯川流,疾进犹言缓。

天寒鸿雁哀,水落湾埼浅。

顾望念何深,独行畏日晚。

日晚将何之,风悲雨凄凄。

君子枉前途,引领见容仪。

精神亮相契,遇此如有期。

何必造门屏,然后尽中怀。

君行当入城,余亦从此归。

方舟且容与,未忍言别离。

别离怅悠悠,于焉聊写忧。

暝投兰若中,宴衎叙绸缪。

起坐临前除,弹琴和清谣。

重阴翳明月,寒风振山邱。

慷慨令心悲,欲罢不能休。

沉吟出门去,鸡鸣忽嘐嘐。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病愈后探访友人的场景,充满了深情厚谊和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诗中的情感丰富,既有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也有对自然美景的感慨,以及对人生离别的无奈与不舍。

首句“病起言出游”,点明了诗人因病初愈,心情愉悦地踏上旅程。“行行入吴苑”则暗示了旅程的目的地是吴地的园林,预示着将有一番美好的遇见。接着,“怀我同心人,去此苦不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虽然距离并不遥远,但内心的渴望却难以抑制。

“安能待折麻,始为情可展”一句,诗人以折麻为喻,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即使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感受到深厚的友谊。接下来,“榜舟溯川流,疾进犹言缓”描绘了诗人乘坐小船逆流而上的场景,虽急切前往,但依然保持着内心的平和与从容。

“天寒鸿雁哀,水落湾埼浅”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凄凉的氛围,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随后,“顾望念何深,独行畏日晚”表达了诗人对未知旅途的担忧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君子枉前途,引领见容仪”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期待与敬仰,而“精神亮相契,遇此如有期”则表达了两人之间深厚的情感共鸣。诗人在此强调,不必刻意追求形式上的见面,心灵的契合才是最重要的。

“何必造门屏,然后尽中怀”进一步阐述了友情的真谛,即无需繁琐的形式,心灵的交流才是真正的沟通。最后,“君行当入城,余亦从此归”预示了分别的到来,但“方舟且容与,未忍言别离”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友人共度更多时光的愿望。

“别离怅悠悠,于焉聊写忧”体现了诗人对离别的感伤,但“暝投兰若中,宴衎叙绸缪”又展现了诗人试图在短暂相聚中寻找安慰。夜深人静时,诗人弹琴自娱,以此排遣心中的忧愁。

“重阴翳明月,寒风振山邱”再次描绘了夜晚的景色,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最后,“慷慨令心悲,欲罢不能休”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尽管想要停止这种悲伤,但似乎无法做到。

“沉吟出门去,鸡鸣忽嘐嘐”以鸡鸣声作为结束,象征着新的一天即将开始,也意味着离别时刻的到来。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优美,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物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友情的珍贵与人生的无常。

收录诗词(585)

史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署西村逸史。生于明宣宗宣德九年,卒于明孝宗弘治九年,年六十三岁。书无不读,尤熟于史。一生淡于名利和官宦,友人引荐他入朝,他多次婉言推辞,一直隐居不仕,隐留心经世之务。每有客人到访,则陈列三代秦汉器物及唐宋以来古籍、书画名品,互相鉴赏和题签。其收藏处所名有“日鉴堂”。正德间,吴中高士首推沈周,次之,所作《晴雨霁三游西湖》,为游记文学经典,有《西村集》八卷,见《四库总目》

  • 字:明古
  • 号:西村
  • 籍贯:南直隶苏州府吴县(今属江苏)
  • 生卒年:1434—1496

相关古诗词

蓬壶道人

登高望瀛海,弱水何茫茫。

巨鳌戴三山,屹立水中央。

金银为宫阙,玉树森成行。

微风振其柯,泠然奏琳琅。中有遗世士,餐霞仍?阳。

飞龙为我驾,琼糜为我粻。

容颜若婴孩,不老凋三光。

悲哉世间人,年命如朝霜。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遗橘吴铁峰

中园有佳橘,结实何累累。

经霜不尽采,时为穷岁资。

念此难独有,一朝遗所思。

所思亮不乏,聊用致我怀。

形式: 古风

云岩书屋

幽人厌城市,言就云嵓居。

嵓居杳且深,所藏惟简书。

五车未为富,万卷良有馀。

白云出岩间,俄来集窗虚。

风吹去复来,似为君子娱。

于焉日容与,庶几名实俱。

形式: 古风

挽吴安晚

徂谢易永久,奄忽移阴阳。

涖卜告门东,日月得其良。

祖载出中庭,送子归山岗。

愁云结重阴,白日黯无光。

前旌御广柳,丹旐随风翔。

徒御皆涕零,素骥亦悲鸣。

行行适幽宅,税驾斯焉藏。

明器杂前陈,苞筲瘗柩旁。

顾视但漫漫,长夜永无明。

骨月行当化,魂气杳飞扬。

恸哭不复闻,祭奠安能尝。

送者各自归,谁为少徬徨。

狐兔如有情,时来戏玄堂。

千秋万古后,犹悲思故乡。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