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瞻秋雪见寄二首(其二)

平时出处常联袂,文翰叨陪旧服膺。

自信老兄怜弱弟,岂关天下少良朋。

何时杯酒看浮白,清夜肴蔬粗满登。

离思隔年诗不尽,秦梁虽远速须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蒸]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辙所作的《次韵子瞻秋雪见寄二首(其二)》。诗中表达的是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句“平时出处常联袂”,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平日里一同出游、聚会的情景,体现了两人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接着,“文翰叨陪旧服膺”一句,表明了诗人对友人文学才华的钦佩,以及自己曾有幸与其并肩学习、交流的经历。

“自信老兄怜弱弟”一句,流露出诗人对友人慈爱、包容之情的感激,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友情的珍视。而“岂关天下少良朋”则进一步强调了友情的可贵,并非因为世间的良朋稀少才显得珍贵。

“何时杯酒看浮白,清夜肴蔬粗满登”两句,以对未来相聚的期待,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向往和对美好时光的憧憬。这里“杯酒”、“肴蔬”等词,生动地描绘了朋友间欢聚一堂、把酒言欢的场景。

最后,“离思隔年诗不尽,秦梁虽远速须应”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思念之情,即使相隔千里,也希望能尽快相聚。这里的“秦梁”借指两地,形象地描绘了空间的距离,但并未阻断友情的连结。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与友人间深厚的友情,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读来令人动容。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送家定国同年赴永康掾

清慎岷山掾,登科已七年。

迎亲就鱼稻,为吏择林泉。

去骑关中热,归心沫水鲜。

官闲幸可乐,记买鹧鸪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利路提刑亡伯郎中挽词二首(其二)

晚岁官仍困,终身耻自言。

廉明汉循吏,仁爱郑公孙。

赤县朝称理,衡山德共尊。

远人应罢市,处处有遗恩。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中秋夜八绝(其二)

谁遣常时月,偏从此夜明。

暗添珠百倍,潜感兔多生。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

中秋夜八绝(其三)

欲见初容烛,将升尚有星。

渐高围渐小,云外转亭亭。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