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藏主夜谈三首(其三)

善乃恶之对,福兮祸所依。

所以学道人,恬淡贵自持。

只此一瓢水,世世以为期。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蕴含深刻的哲理,以简洁的语言探讨了善与恶、福与祸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及修行者应秉持的淡泊与自制之道。

首句“善乃恶之对”,指出善与恶是相对存在的,没有绝对的善或恶,一切皆在相对之中。接着,“福兮祸所依”进一步阐述了事物的两面性,福与祸相互转化,强调了因果循环的自然法则。

“所以学道人,恬淡贵自持”则点明了修行者的追求,即通过修炼达到内心的平静与自我约束,这是超越世俗纷扰,追求精神境界的关键。这里的“道”不仅指宗教意义上的道路,更泛指人生的真理和智慧之路。

“只此一瓢水,世世以为期”以“一瓢水”为喻,形象地表达了修行者应像这瓢水一样,保持简单、纯净的生活态度,不为外物所累,以此作为人生追求的目标,世世代代传承下去。这句话寓意深远,提醒人们在追求物质与名利的同时,不应忘记内心世界的净化与提升。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深刻揭示了人生的真谛,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实践道德修养,追求内心的平和与智慧,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道德、智慧和生活态度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490)

释函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采菊

道傍见残菊,幽幽生意微。

落英沉无多,安能疗我饥。

折来置空鉼,共此秋风吹。

形式: 古风

孤吟

空洞接混濛,其中有日月。

古哲亲至前,万象森以列。

草木共话言,死骨亦得活。

明和春山晖,严凝洒冰雪。

石池起层波,浩浩皆鲜血。

鱼龙各生愁,方寸恣出没。

点画入重玄,十指电光掣。

星斗尽下来,八方不盈撮。

倏忽天地冥,鬼神栖其穴。

残魄静独抱,性光自相悦。

此际吾不知,虽知不能说。

形式: 古风

寒还将行过宿

忆初与子遇,我命如悬丝。

子时顾我泣,岂意共边陲。

三岁相形影,孤雁常双栖。

是夜足风雨,来将与我辞。

人情欲分手,先问后晤期。

子今从此去,心知见无时。

死别在一割,生别长苦思。

子生必思我,我死子安知。

同是笼中翼,一伏一出飞。

人鬼不容发,安能复迟迟。

努力事前路,勿为儿女悲。

孤灯久已灭,起视夜何其。

开户天地黑,鸡声惨以悽。

形式: 古风

闻耀寰仓卒就道

边塞虽云苦,久客亦有情。

况复饮啄多,相与若弟兄。

言别已两月,依依不能行。

昨日顾荒寺,犹云候层冰。

今晨寄声来,急促事长征。

牛车满残帙,牵儿苦伶仃。

岂不惜离别,严驱无暂停。

寸心未一言,遥遥望前尘。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