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怀

槭槭庭前树,朝零非昔稠。

呦呦草虫鸣,暮急晓未休。

尔虽无不平,岂亦有哀忧。

胡为劳吟呻,与士伤感投。

壮士亦何者,哀哦与虫酬。

所抱不列陈,调苦难谣讴。

高目有远见,直怀羞曲求。

蒿藜袭久安,功名忘前休。

日月忽未几,天地今复秋。

少壮负所怀,老大将安谋。

生无及人功,死骨埋泉羞。

胡为不奋飞,徒与寒饿仇。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庭前的枫树摇曳,早晨的落叶不再如往昔繁多。
草虫的鸣叫声此起彼伏,傍晚到清晨都未曾停歇。
你虽然没有不平事,难道内心也有哀愁吗?
为何要如此辛苦吟唱,让士人也为之感伤呢?
壮士啊,你的哀叹回应着虫鸣,仿佛在诉说内心的苦楚。
你的抱负无法一一陈述,歌唱的调子难以表达。
你目光长远,却只能含羞忍辱寻求解决之道。
长久以来,你身处蒿藜之中,功名利禄早已抛诸脑后。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又是秋天来临。
年轻时怀抱壮志,如今年老又该何去何从?
活着未能实现抱负,死后尸骨蒙羞被埋于泉下。
为何不奋发向前,只与寒冷饥饿为敌呢?

注释

槭槭:形容树木摇曳的样子。
朝零:早晨的落叶。
呦呦:虫鸣声。
吟呻:吟咏叹息。
哀哦:悲叹声。
调:歌曲或诗的旋律。
羞:羞耻。
蒿藜:野草,比喻困厄的环境。
功名忘前休:忘记过去的功名。
日月忽未几:时间过得很快。
老大:年老。
寒饿仇:寒冷饥饿的敌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秋的萧瑟之感和人生的无常。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述,抒发了自己的哀愁与忧虑。

"槭槭庭前树,朝零非昔稠"中,"槭槭"形容树叶落尽的声音,而"朝零"则是秋天早晨露水如织网一般的景象。这些意象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化。

接下来的"呦呦草虫鸣,暮急晓未休"进一步强化了秋天的氛围,同时也隐含着诗人内心的焦虑与忙碌。"尔虽无不平,岂亦有哀忧"则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中种种不平之事所持有的哀愁和忧虑。

而"胡为劳吟呻,与士伤感投"则是诗人自问,为何要在这样的环境中辛勤地吟咏诗句,和同伴们共同感叹时光的易逝。"壮士亦何者,哀哦与虫酬"则是在反思壮年时期的志向和现在的境遇,感到一种无力回天的悲哀。

"所抱不列陈,调苦难谣讴"表达了诗人内心对往昔抱负未能实现的遗憾与无奈。"高目有远见,直怀羞曲求"则是在表述自己虽然有着远大的志向,但却因为种种原因而不得不低头妥协。

"蒿藜袭久安,功名忘前休"中,"蒿藜"指的是野草的繁盛,而"功名"则是诗人对于功业和声名的追求。这里表达了对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感慨。

"日月忽未几,天地今复秋"则是在感叹时间飞逝,以及季节更替带来的自然循环。"少壮负所怀,老大将安谋"是诗人在反思青春时期的抱负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并且对于晚年要寻求一种安稳的心态。

最后的"生无及人功,死骨埋泉羞"则是在表达人生短暂,生前未能成就伟业,而死后只留下遗骨的悲凉。"胡为不奋飞,徒与寒饿仇"则是诗人对自己为什么不能像鸟儿一样自由翱翔,只能在苦难中挣扎,感到无比的哀伤。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人生、时间、功业与命运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477)

王令(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 生卒年:1032~1059

相关古诗词

秋夜

秋夕不自晓,百虫齐一鸣。

时节适使然,鼓胁亦有声。

争喧鼠公盗,窸窣蛇阴行。

独有东家鸡,苦心为昏明。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秋居

秋居寒萧疏,秋意愁交并。

饱犬无吠志,饥乌有凶声。

庭空鸟交下,墙穴鼠更争。

浩叹欲出门,日暮不可行。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送仲宝叔赴秦幕

秦关千古有雄名,秦地宁时息战争。

草野英雄无敌国,朝廷勋德倚长城。

锦缠红帕将军府,紫电清霜武库兵。

绝幕烽烟沉远候,太平金鼓杂欢声。

淮西司马新恩重,鲁国儒生旧望清。

黑胆赤心男子事,大弨长剑丈夫行。

待垂贾谊言馀饵,就试终军请去缨。

纵不首传函报死,亦须颈系背笞生。

当年功业鲸鲵尽,振古勋名日月明。

莫叹暂从红幕去,待于归望碧幢迎。

愚时若忝书功笔,未信燕然有旧铭。

形式: 排律

送朱明之昌叔赴尉山阳

朱使拜书天上回,去以身试百里障。

青衫飘若风外荷,借马载出尘土上。

准眉崭如见天秀,独立系马万里望。

身躯虽小胸腹宽,沛如绝海横秋涨。

久宜脱绝事高致,岂愿卑冗劳俗状。

高堂华发亲老矣,四海无家寄几杖。

世外言高信独奇,人前腰折嗟已强。

尉官虽小俸虽薄,犹有馀钱买甘养。

想当家帷奉颜面,綵衣躬率妇子饷。

诜诜儿女戏满前,累累诸兄坐相向。

人间此乐不可幸,一笑自足百辱当。

时清固应稀盗贼,俗弊宁不烦笞掠。

好偷闲暇事简编,思予宁无尺字况。

形式: 古风 押[漾]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