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得蒲生我池中诗

池中种蒲叶,叶影荫池滨。

未好中宫荐,行堪隐士轮。

为书聊可截,匹柳复宜春。

瑞叶生苻苑,镂碧献周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鉴赏

此诗《赋得蒲生我池中》是南北朝时期梁元帝萧绎所作。诗中描绘了池塘中生长的蒲草,其叶影投射在岸边,既不显华贵,适于隐士之居,又可用来书写或编结,具有实用与美观并重的特点。蒲叶不仅在苻苑中孕育出吉祥之象,更被周人雕琢成碧绿的精美之物,象征着自然与文化的和谐共生。

诗中“池中种蒲叶,叶影荫池滨”开篇即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池塘边蒲叶生长的景象,叶影覆盖在岸边,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幽深的氛围。“未好中宫荐,行堪隐士轮”则进一步说明了蒲叶虽非宫廷佳品,却适合隐居者的日常所需,体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独特见解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为书聊可截,匹柳复宜春”则点明了蒲叶的实用价值,无论是用来书写还是编织,都别具一番风味。“瑞叶生苻苑,镂碧献周人”最后两句则以蒲叶在历史上的象征意义收尾,蒲叶在古代被视为吉祥之物,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被赋予了不同的文化寓意,从苻坚的苑囿到周人的雕琢,展现了蒲叶跨越时空的文化价值。整首诗通过对蒲叶的细腻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21)

萧绎(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小字七符。南朝梁武帝第七子。武帝天监十三年,封湘东王。命王僧辩平侯景,即位于江陵。时州郡大半入西魏,人户著籍,不盈三万。承圣三年,西魏军来攻,帝尚于龙光殿讲《老子》,百官戎服以听。魏军至,帝犹赋诗不废。及城陷,为魏人所杀。在位三年,庙号世祖。帝幼盲一目,好读书,工书善画,藏书十四万卷,城破时自行焚毁。所作诗赋轻艳绮靡,与兄纲相仿。著作颇多,原有集,已散佚,今存《金楼子》及《梁元帝集》辑本

  • 字:世诚
  • 籍贯:南兰陵(今江苏常州)
  • 生卒年:508—554

相关古诗词

咏阳云楼檐柳诗

杨柳非花树,依楼自觉春。

枝边通粉色,叶里映红巾。

带日交帘影,因吹扫席尘。

拂檐应有意,偏宜桃李人。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五言诗

寒浞犹稽命,新都久未平。

留滞淹三楚,巑岏保一城。

终当抚期运,伐罪吊苍生。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晚景游后园诗

高轩聊骋望,焕景入川梁。

波横山渡影,雨罢叶生光。

日移花色异,风散水纹长。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游后园诗

暮春多淑气,斜景落高舂。

日照池光浅,云归山望浓。

入林迷曲径,渡渚隔危峰。

形式: 古风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