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悠悠千里去,惜此一尊同。
客散高楼上,帆飞细雨中。
山程随远水,楚思在青枫。
共说前期易,沧波处处同。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离别的情景,诗人在千里之遥的旅途中,对眼前的一尊美酒感到珍惜,因为它是与友人共同享用的最后记忆。客人们散去之后,诗人独自留在高楼上,看着帆船在细雨中飞驰,心中的愁绪随着远方的水流和山程而扩展,思念之情如同楚地的秋思,被青枫叶所触动。最后,诗人与友人们共同回忆起过去易如反掌的事情,但现在却只能在沧桑的波涛中寻找共鸣的心绪。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如远水、山程、高楼、细雨以及青枫叶,勾勒出一种淡淡的愁思和离别之情。同时,诗中的“沧波处处同”也表达了诗人对友谊长存的美好祝愿,即便是分别两地,但心中那份情谊如同广阔江河中的波涛,无论时间流转还是空间遥远,都不会改变。
不详
(约公元七五六年前后在世)字孝常,皇甫冉之弟。生卒年均不详,约唐玄宗天宝末前后在世。天宝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杨儇榜进士。工诗,出王维之门,与兄名望相亚,高仲武称其诗“体制清洁,华不胜文”(《中兴间气集》卷下),时人以比张载、张协、景阳、孟阳。历官侍御史。后坐事贬舒州司马,移阳翟令。《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外编》补诗2首,《唐才子传》传于世
悠悠驱匹马,征路上连冈。
晚翠深云窦,寒台净石梁。
秋花偏似雪,枫叶不禁霜。
愁见前程远,空郊下夕阳。
几年人不见,林下掩柴关。
留客当清夜,逢君话旧山。
隔城寒杵急,带月早鸿还。
南陌虽相近,其如隐者闲。
长安雪夜见归鸿,紫禁朝天拜舞同。
曙色渐分双阙下,漏声遥在百花中。
炉烟乍起开仙仗,玉佩才成引上公。
共荷发生同雨露,不应黄叶久随风。
谢客开山后,郊扉积水通。
江湖千里别,衰老一尊同。
返照寒川满,平田暮雪空。
沧洲自有趣,不便哭途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