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长安雪夜见归鸿,紫禁朝天拜舞同。
曙色渐分双阙下,漏声遥在百花中。
炉烟乍起开仙仗,玉佩才成引上公。
共荷发生同雨露,不应黄叶久随风。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雪夜中的长安城,归鸿鸟儿在空中飞翔,宫禁之内的人们正进行着朝拜和舞蹈的仪式。曙光渐渐照耀在两座高阙下,漏水的声音回荡在百花盛开之中。这是一幅雪夜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画面。
炉烟乍起,像是仙境中的祥瑞之气,同时也透露出室内的人们正在进行某种祭祀或是庆典活动。玉佩才成,引出了上公,这里可能指的是对祖先或者神灵的尊称,显示了诗人对于传统文化的尊重。
最后两句“共荷发生同雨露,不应黄叶久随风”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生生不息的赞美,以及对生命力度过季节更迭的期盼。整首诗通过雪夜长安的宁静与宫禁内外的活跃,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的仙境意境,同时也蕴含着作者对于自然、传统和生命力的深刻感悟。
不详
(约公元七五六年前后在世)字孝常,皇甫冉之弟。生卒年均不详,约唐玄宗天宝末前后在世。天宝十二年(公元七五三年)杨儇榜进士。工诗,出王维之门,与兄名望相亚,高仲武称其诗“体制清洁,华不胜文”(《中兴间气集》卷下),时人以比张载、张协、景阳、孟阳。历官侍御史。后坐事贬舒州司马,移阳翟令。《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外编》补诗2首,《唐才子传》传于世
谢客开山后,郊扉积水通。
江湖千里别,衰老一尊同。
返照寒川满,平田暮雪空。
沧洲自有趣,不便哭途穷。
林中雨散早凉生,已有迎秋促织声。
三径荒芜羞对客,十年衰老愧称兄。
愁心自惜江蓠晚,世事方看木槿荣。
君若罢官携手日,寻山莫算白云程。
禁省夜沈沈,春风雪满林。
沧洲归客梦,青琐近臣心。
挥翰宣鸣玉,承恩在赐金。
建章寒漏起,更助掖垣深。
博士本秦官,求才帖职难。
临风曲台净,对月碧池寒。
讲学分阴重,斋祠晓漏残。
朝衣辨色处,双绶更宜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