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乐府十篇(其九)诮虚器

襄阳作髹器,中有库露真。

持以遗北虏,绐云生有神。

每岁走其使,所费如云屯。

吾闻古圣王,修德来远人。

未闻作巧诈,用欺禽兽君。

吾道尚如此,戎心安足云。

如何汉宣帝,却得呼韩臣。

形式: 乐府曲辞

翻译

在襄阳制作漆器,其中藏有珍贵的宝物。
拿着它赠送给北方的敌人,谎称它是神灵所生。
每年派遣使者前往,花费如同云雾般庞大。
我听说古代圣明的君王,通过修养德行吸引远方的人。
未曾听说用狡猾欺诈对待野蛮的君主。
我的原则尚且如此,对于敌人的野心又何必在意。
为何汉宣帝能说服匈奴臣服,这真是令人疑惑。

注释

襄阳:地名。
髹器:漆器。
库露真:珍贵宝物。
北虏:北方的敌人。
绐云:谎称。
走其使:派遣使者。
修德:修养德行。
禽兽君:野蛮的君主。
吾道:我的原则。
戎心:敌人的野心。
汉宣帝:汉朝皇帝。
呼韩臣:匈奴的臣子。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皮日休的作品,名为《正乐府十篇·其九》。诗中通过描写襄阳制作精美的髹器,并将其作为贡品送给北方民族的情况,表达了对这种虚华奢侈行为的批评和不满。诗人认为古代圣明的君王之所以能够吸引远方的人民,是因为他们自身修养高尚、德行显著。而现在却用巧诈来欺骗那些未开化的民族和野兽,这种做法是非常不妥的。

诗中的“吾道尚如此,戎心安足云”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行为感到不安和忧虑。最后,“如何汉宣帝,卻得呼韓臣”则是在提醒人们,即便是在汉宣帝时期,也有能够被称为贤臣的人才,而现在的情况却是“用欺禽兽君”,形成了鲜明对比。

整首诗反映出诗人对于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以及对于政治道德的追求。通过对古今之比较,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国家治理和民族交往中应当秉持诚信与正直态度的期望。

收录诗词(427)

皮日休(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逸少,生于公元834至839年间,卒于公元902年以后。曾居住在鹿门山,自号鹿门子,又号间气布衣、醉吟先生。晚唐文学家、散文家,与陆龟蒙齐名,世称"皮陆"。今湖北天门人(《北梦琐言》),汉族。在唐时历任苏州军事判官(《吴越备史》)、著作佐郎、太常博士、毗陵副使。后参加黄巢起义,或言“陷巢贼中”(《唐才子传》),任翰林学士,起义失败后不知所踪。诗文兼有奇朴二态,且多为同情民间疾苦之作。《新唐书·艺文志》录有《集》、《皮子》、《皮氏鹿门家钞》多部

  • 字:袭美
  • 生卒年:867

相关古诗词

正乐府十篇(其六)贱贡士

南越贡珠玑,西蜀进罗绮。

到京未晨旦,一一见天子。

如何贤与俊,为贡贱如此。

所知不可求,敢望前席事。

吾闻古圣人,射宫亲选士。

不肖尽屏迹,贤能皆得位。

所以谓得人,所以称多士。

叹息几编书,时哉又何异。

形式: 乐府曲辞

正乐府十篇(其七)颂夷臣

夷师本学外,仍善唐文字。

吾人本尚舍,何况夷臣事。

所以不学者,反为夷臣戏。

所以尸禄人,反为夷臣忌。

吁嗟华风衰,何尝不由是。

形式: 乐府曲辞

正乐府十篇(其八)惜义鸟

商颜多义鸟,义鸟实可嗟。

危巢末累累,隐在栲木花。

他巢若有雏,乳之如一家。

他巢若遭捕,投之同一罗。

商人每秋贡,所贵复如何。

饱以稻粱滋,饰以组绣华。

惜哉仁义禽,委戏于宫娥。

吾闻凤之贵,仁义亦足夸。

所以不遭捕,盖缘生不多。

形式: 乐府曲辞

正乐府十篇(其五)路臣恨

路臣何方来,去马真如龙。

行骄不动尘,满辔金珑璁。

有人自天来,将避荆棘丛。

狞呼不觉止,推下苍黄中。

十夫掣鞭策,御之如惊鸿。

日行六七邮,瞥若鹰无踪。

路臣慎勿愬,愬则刑尔躬。

军期方似雨,天命正如风。

七雄战争时,宾旅犹自通。

如何太平世,动步却途穷。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