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其二)诸客往赴东邻之集

庭叶翻翻秋向晚。凉砧敲月催金剪。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应重。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

形式: 词牌: 菩萨蛮

注释

翻翻:飘坠状。
凉砧:指捣练之砧。
催金剪:古代缝制寒衣,先捣练帛使柔熟,故句云“催金剪”。
社瓮:社酒之瓮。
社,指秋社,古代风俗,于立秋后第五个戊日祭社神酬谢秋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夜酒会的温馨画面。"庭叶翻翻秋向晚",诗人以动人的笔触勾勒出初秋时节,树叶在微风中轻摇,秋意渐浓。此景此情,无不令人心生凉意。

"凉砧敲月催金剪"一句,则透露出夜色已深,月光如水,寒气逼人。诗人借用织布机(砧)敲击的声音,既点出了秋夜的清冷,也隐含着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感。

"楼上已清寒。不堪频倚栏",诗人的情感在这里得到升华。在高处眺望,更加深切地体会到孤独与寂寞。这个“不堪”,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份孤独的承受能力有限,仿佛随时都要溢出心头。

"邻翁开社瓮。唤客情意重"一段,交代出了诗人被邀请参加酒会的情境。在这里,“邻翁”指的是居住在附近的长者或朋友,他们举办聚会,共同享受美好时光。“唤客”,则是主人对远道而来的宾客表示深情厚谊。

"不醉且无归。醉时归路迷",诗人借酒来逃避现实的孤寂,但又似乎在告诫自己,不要沉溺于饮酒之中,因为一旦醉意朦胧,连回家的路都难以辨识。这不仅是对身体的关照,也是对于心灵迷茫状态的一种写照。

整首诗通过对秋夜酒会场景的描绘,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感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诗中不仅有对自然之美的细腻描摹,也蕴含了深厚的情谊和生活中的无奈感受。

收录诗词(639)

张孝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生于明州鄞县。宋朝词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词》1卷。其才思敏捷,词豪放爽朗,风格与苏轼相近,孝祥“尝慕东坡,每作为诗文,必问门人曰:‘比东坡如何?’”

  • 字:安国
  • 号:于湖居士
  • 籍贯:简州(今属四川)
  • 生卒年:1132年-1169年

相关古诗词

满江红(其二)于湖怀古

千古凄凉,兴亡事、但悲陈迹。

凝望眼、吴波不动,楚山丛碧。

巴滇绿骏追风远,武昌云旆连江赤。

笑老奸、遗臭到如今,留空壁。边书静,烽烟息。

通轺传,销锋镝。仰太平天子,坐收长策。

蹙踏扬州开帝里,渡江天马龙为匹。

看东南、佳气郁葱葱,传千亿。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其三)思归寄柳州

秋满漓源,瘴云净、晓山如簇。

动远思、空江小艇,高丘乔木。

策策西风双鬓底,晖晖斜日朱栏曲。

试侧身、回首望京华,迷南北。思归梦,天边鹄。

游宦事,蕉中鹿。想一年好处,砌红堆绿。

罗帕分柑霜落齿,冰磐剥芡珠盈掬。

倩春纤、缕鲙捣香齑,新篘熟。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满江红(其一)

秋满蘅皋,烟芜外、吴山历历。

风乍起,兰舟不住,浪花摇碧。

离岸橹声惊渐远,盈襟泪颗凄犹滴。

问此情、能有几人知,新相识。追往事,欢连夕。

经旧馆,人非昔。把轻颦浅笑,细思重忆。

红叶题诗谁与寄,青楼薄幸空遗迹。

但长洲、茂苑草萋萋,愁如织。

形式: 词牌: 满江红

瑞鹧鸪

香佩潜分紫绣囊。野塘波急折鸳鸯。

春风灞岸空回首,落日西陵更断肠。

雪下哦诗怜谢女,花间为令胜潘郎。

从今千里同明月,再约圜时拜夜香。

形式: 词牌: 瑞鹧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