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春郊行》是明代著名军事家、诗人戚继光所作。诗中描绘了春天郊外的景色,以及对自然与人生的感慨。
首句“十日一出郊容改”,描绘了春日里郊外景色的变化,每过十天,郊野的面貌就会焕然一新。接着“东风夜发山花红”一句,以东风的吹拂,使山间的花朵在夜晚绽放,呈现出一片鲜红的景象,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氛围。
“纷纷桃李何为者,不可思忆天之工。”这两句将桃李花的繁盛与大自然的创造力相联系,表达了对大自然神奇造物能力的赞叹。桃李花的盛开,似乎在诉说着大自然的智慧与慷慨。
“轮转荣枯何日了,年年青入长城草。”这两句则转向对时间流逝和生命循环的思考。春天的草木生长与秋天的凋零,仿佛永无止境的轮回,每年春天,长城边的青草又会重新生长,象征着生命的不息与自然界的永恒更迭。
“嗟嗟人生物不如,一度经年一度老。”这两句表达了对人生短暂与自然永恒之间对比的感慨。人类的生命与自然界相比显得如此短暂,一年又一年,人们在岁月的流逝中逐渐老去。
最后,“朔方健儿期报恩,憔颜短发披荆榛。”这句诗描绘了边疆战士的英勇形象,他们为了国家的安宁而战斗,即使面容苍老,头发稀疏,也依然坚韧不拔,披荆斩棘,体现了军人的忠诚与牺牲精神。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对国家、民族的深厚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