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

对酒当歌,朱颜未酡。日月其除,不乐奈何。

周道茫茫,辟如羊肠。葆身藏名,唯有醉乡。

阴木贞心,烈士苦颜。微子之故,胡为永叹。

海水知寒,山石知雨。忧来攻中,谁当告语。

河之悠悠,欲济无梁。率彼旷野,霜露沾裳。

斮桂为橑,葺兰为宇。美人不来,吾谁与处。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短歌行》是明代诗人于慎行的作品,通过诗歌表达了深沉的人生感慨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开篇“对酒当歌,朱颜未酡”,描绘了饮酒赋诗的情景,酒色红艳,诗人容光焕发,还未至醉态,便已沉浸于诗酒之中。接着“日月其除,不乐奈何”,感叹时光流逝,人生短暂,即使心中充满欢愉,也难以抵挡岁月的无情。

“周道茫茫,辟如羊肠”一句,以曲折艰难的羊肠小道比喻人生的道路,充满了不确定性和挑战。诗人在此强调了保持身心清净,隐匿名声,唯有在醉乡中才能找到心灵的慰藉。“葆身藏名,唯有醉乡”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尘嚣、追求内心宁静生活的向往。

“阴木贞心,烈士苦颜”则借树木的坚韧和烈士的坚毅,表达了对坚守正直品格和面对困难不屈不挠精神的赞美。“微子之故,胡为永叹”,引用微子的故事,表达了对失去亲人的哀伤和对命运无常的无奈。

“海水知寒,山石知雨”,运用拟人手法,赋予自然景象以情感,暗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世事变迁的敏感。“忧来攻中,谁当告语”,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愁无人理解的痛苦。

“河之悠悠,欲济无梁”,借用河水的悠长比喻时间的漫长,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和对实现理想的渴望。“率彼旷野,霜露沾裳”,描绘了诗人独自一人在广袤原野上行走,霜露打湿衣裳的场景,象征着诗人孤独而坚定的前行。

“斮桂为橑,葺兰为宇”,诗人想象自己砍下桂花树作为房梁,用兰花装饰房屋,营造出一个清幽高雅的生活环境,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美人不来,吾谁与处”,最后以美人不来,无人相伴,表达了诗人对知音难觅的感慨和对美好情感的渴望。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现实的无奈和对理想的向往,也有对自然的感悟和对人性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刻的人生洞察力和艺术表现力。

收录诗词(1364)

于慎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字:可远
  • 籍贯:明山东东阿
  • 生卒年:1545—1607

相关古诗词

虾䱉篇

醯鸡慕鼎俎,不知天地宽。

蜉蝣望朝夕,安能念岁寒。

小人固多逸,志士良不閒。

远涉四海岸,高举五岳巅。

俯视红颜子,磬折一何艰。

春华诚可悦,秋实无乃阑。

啸咤拥长剑,气薄曾云端。

品庶徒营营,安知达者观。

形式: 乐府曲辞

饮马长城窟行

青青陵上柏,翘翘思远客。

远客在何方,长城道路长。

路长时复久,门外春杨柳。

杨柳正依依,君行胡不归。

食薤自知辛,食檗自知苦。

苦辛在人心,当复谁为语。

有鸟云中来,嗷嗷过我庭。

愿附一札书,达我沈忧情。

鸟辞天路远,哀鸣去不返。

去去莫复陈,亲疏自有因。

形式: 乐府曲辞

善哉行

秋风萧萧,白露为霜。今日相欢,胡不尽觞。

游彼三山,绛阙煌煌。道逢安朝,授我要方。

采苓采苓,于彼高冈。日暮天寒,风吹我裳。

群鸟夜鸣,虎豹纵横。踌蹰四顾,郁何芒芒。

白鹄晨号,在彼中阿。啸匹不得,伤如之何。

东方渐高,明星没河。毋复相思,沉吟啸歌。

形式: 乐府曲辞

相逢行

相彼双阙间,车马夜行游。

相逢问君家,君家南陌头。

黄金为门枢,碧玉疏高楼。

中庭垂珠树,灵鸟翔庭陬。

长子侍中郎,中子大长秋。

小子胜揖拜,赐爵关内侯。

五日一洗沐,宾客满道周。

通名不敢进,雨汗交横流。

置酒高堂上,歌舞无时休。

越姬调鸣瑟,赵女弹箜篌。

一酌山岳寿,再酌江海酬。

行乐未及终,年岁忽已遒。

日匿西崦嵫,月出咸池隅。

日月有亏盈,荣华能久留。

所以古贤圣,视若烟云浮。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