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字

故国霜前省旧游,夕阳影里见银钩。

都将塞北千年恨,写破江南万里秋。

一画如真横远汉,数行带草落平洲。

传书莫到秦淮上,明月芦花客正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元代无名氏所作的《雁字》诗,以“雁”为意象,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大雁南飞的画面,充满了浓郁的季节感和辽阔的自然景象。

首句“故国霜前省旧游”,点明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怀念,霜降之前,诗人回望过往的旅程,心中涌起的是对故乡的深深眷恋。接下来,“夕阳影里见银钩”,夕阳余晖中,诗人仿佛看到了银色的钩子,这既是景物的描绘,也暗含着一种时间流逝的感慨,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巧妙融合。

“都将塞北千年恨,写破江南万里秋。”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塞北的千年之恨,被江南的万里秋色所化解,展现了诗人对时间和空间的深刻理解,以及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一画如真横远汉,数行带草落平洲。”这两句描绘了雁群南飞的壮观景象,如同一幅真实的画卷横跨天际,雁群在草地上落下,既表现了雁的动态美,又营造出宁静和谐的氛围,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

最后,“传书莫到秦淮上,明月芦花客正愁。”诗人提醒,如果要传递书信,最好别在秦淮河上,因为那里明月下的芦花,会让旅人感到忧愁。这句话不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关怀,也暗示了诗人自己的心境,流露出淡淡的哀愁和对远方亲朋的思念。

整首诗通过雁字这一意象,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思考,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情赞美,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收录诗词(360)

无名氏(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破屋

一番风雨一番颠,捲我书斋屋顶穿。

红日透光来枕上,白云拖影到床前。

小铛煮茗烹明月,古砚濡毫蘸碧天。

寒士夜来读周易,灯光直射斗牛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梅花灯笼

翠节玲珑玉骨凉,分明照见铁心肠。

一挑银燄勾春色,万点金钱散野芳。

带月横窗疏弄影,筛金满地暗生香。

几回引马归来后,青鸟无声更漏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斲木为竿驾客舟,翩然快我下中流。

双龙影落湘江晚,百雁声传楚岸秋。

素练拨开波浩渺,黄金搅碎月沈浮。

长滩鸥鹭多如雪,一路惊飞不敢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焦山

江上峰峦拥翠涛,神仙曾此挂丹瓢。

中流坐席云常护,六月楼台暑自消。

树色远迷淮甸雨,钟声遥带海门潮。

天开图画非人世,一苇相过不待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