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洞

我来香积寺,清晨历龙门。

孤峰撑苍昊,大壑裂厚坤。

古穴吹腥风,峭壁挂爪痕。

水浮石楠花,崖络菖蒲根。

横策意未餍,褰裳探其源。

绝境岂可名,恨我诗语烦。

须臾苍云合,便恐白雨翻。

东走得平野,万里扶桑暾。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翻译

我来到香积寺,清晨穿过龙门。
孤峰直插青天,深谷裂开大地。
古洞中吹出腥臭之风,陡峭山崖上可见抓痕。
水面漂浮着石楠花,崖缝中生长着菖蒲根。
我手持横杖游兴未尽,提起衣裳探寻水源。
这绝美的景色难以言表,只恨我的诗句太过繁复。
转眼间乌云聚拢,恐怕大雨倾盆而下。
向东走去,踏上广阔的平原,朝阳如火红的希望升起。

注释

香积寺:一座寺庙的名字。
龙门:可能指山门或地名。
苍昊:青天。
厚坤:大地。
腥风:带有腥味的风,可能形容环境恶劣。
峭壁:陡峭的山崖。
爪痕:可能是动物的痕迹。
石楠花:一种植物。
菖蒲根:菖蒲的根部。
横策:横持的手杖。
褰裳:提起衣裳。
绝境:极美的、难以到达的地方。
诗语烦:诗中的语言过于繁复。
苍云合:乌云密布。
白雨翻:大雨倾盆。
平野:广阔的平原。
扶桑暾:东方的朝阳。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龙门洞》,描绘了作者清晨游览香积寺时,对龙门洞所见的壮丽景象的细致描绘。首句“我来香积寺,清晨历龙门”点明了游览的时间和地点,接下来的诗句通过“孤峰撑苍昊,大壑裂厚坤”展现了山峰的峻峭和山谷的深邃,形象生动。

“古穴吹腥风,峭壁挂爪痕”进一步刻画了洞穴的奇特风貌,暗示着这里曾有猛兽出没。诗人又以“水浮石楠花,崖络菖蒲根”描绘了洞中流水与植物共生的景象,富有生机。

“横策意未餍,褰裳探其源”表达了诗人探索不止的好奇心,想要一探究竟。然而,“绝境岂可名,恨我诗语烦”流露出诗人对难以言表的美景的感慨,以及对自己诗歌表达力的自谦。

最后两句“须臾苍云合,便恐白雨翻”预示着天气变化,诗人担心美景被风雨遮掩。他决定离开,以“东走得平野,万里扶桑暾”表达了对广阔原野和日出东方的向往,寓含着对未来的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龙门洞的自然景观,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未知的好奇,同时也流露出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思。

收录诗词(9386)

陆游(宋)

成就

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经历

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

  • 字:务观
  • 号:放翁
  •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125—1210

相关古诗词

龙挂

成都六月天大风,发屋动地声势雄。

黑云崔嵬行风中,凛如鬼神塞虚空。

霹雳迸火射地红,上帝有命起伏龙。

龙尾不卷曳天东,壮哉雨点车轴同。

山摧江溢路不通,连根拔出千尺松。

未言为人作年丰,伟观一洗芥蒂胸。

形式: 古风

龙洞

峭崖磨天如立壁,楠根横走松倒植。

呀然一岫惊倒人,空洞坡陁三百尺。

幽阴宜为异物托,角爪痕存犹可识。

想当蟠蛰未奋时,腥风逼人云触石。

一朝偶为旱岁起,卷海作雨飞霹雳。

向来伊吕正如此,莘渭千年有遗迹。

我欲酌酒招蜿蜒,安用辛苦常行天。

太平海内多丰年,归来故祠听管弦。

形式: 古风

龙眠画马

国家一从失西陲,年年买马西南夷。

瘴乡所产非权奇,边头岁入几番皮。

崔嵬瘦骨带火印,离立欲不禁风吹。

圉人太仆空列位,龙媒汗血来何时。

李公太平官京师,立仗惯见渥洼姿。

断缣岁久墨色暗,逸气尚若不可羁。

赏奇好古自一癖,感事忧国空馀悲。

呜呼安得毛骨若此三千疋,衔枚夜度桑乾碛。

形式: 古风

龙湫歌

环湫巨木老不花,奫沦千尺龙所家。

爪痕入木欲数寸,观者心掉不敢哗。

去年大旱绵千里,禾不立苗麦垂死。

林神社鬼无奈何,老龙欠伸徐一起。

隆隆之雷浩浩风,倒卷江水倾虚空。

鳞间出火作飞电,金蛇夜掣层云中。

明朝父老来赛雨,大巫吹箫小巫舞。

祠门人散月娟娟,龙归抱珠湫底眠。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