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池二首(其一)

大道来中县,馀粮遍近原。

狙林朝芋陨,豳屋昼茅喧。

短日方催暮,低云屡向繁。

我忧宁易写,惟有悄无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翻译

大道穿越中县而来,剩余的粮食遍布近郊平原。
猕猴林中早晨的芋头纷纷落下,豳地房屋白天里茅草声此起彼伏。
短暂的白日加速了夜晚的到来,低垂的乌云频繁聚集。
我的忧虑岂是轻易能言表的,只能默默无语。

注释

大道:宽阔的道路。
馀粮:剩余的粮食。
原:平原。
狙林:猕猴出没的树林。
朝:早晨。
芋陨:芋头掉落。
豳屋:豳地的房屋。
昼:白天。
茅喧:茅草发出的声音。
短日:短暂的白昼。
暮:夜晚。
低云:低垂的乌云。
繁:聚集。
忧:忧虑。
宁:岂能。
易写:轻易表达。
悄无言:默默无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田园牧歌般的平和景象。开篇“大道来中县,馀粮遍近原”两句,勾勒出一幅农耕生活图画,其中“大道”指的是通往中县的大路,“馀粮”则是指未收割的庄稼,它们繁盛地生长在近郊的田野之中。这些意象传达了一种丰收的景况,给人以安宁与富足之感。

接着“狙林朝芋陨,豳屋昼茅喧”两句,则将画面推进至更为细腻的描绘。“狙林”是形容树木茂密,“朝芋陨”则指早晨的阳光透过树梢照在山岗上,形成一片明亮之地;“豳屋昼茅喧”中,“豳屋”指的是乡间的小屋,而“昼茅喧”则形容白日里草木间传来的虫鸣声,这些都深化了田园生态的和谐与宁静。

诗人通过“短日方催暮,低云屡向繁”两句,表达了时间流逝和季节更迭的感慨。这里,“短日”意味着夏至之后白昼渐短,“方催暮”则是说日落得越来越早,而“低云屡向繁”则形容晚霞如织,云层重叠,天色渐浓,这些意象共同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伤。

最后两句“我忧宁易写,惟有悄无言”,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忧虑与困惑。尽管外在的自然景致给予以平和之感,但内心深处却有一种说不出的忧愁,这种情绪在平静的乡间生活中显得尤为突出。

整首诗通过对田园景物的细腻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和谐美好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内心的不安与迷茫。

收录诗词(1582)

宋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徙居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天圣二年进士,官翰林学士、史馆修撰。与欧阳修等合修《新唐书》,书成,进工部尚书,拜翰林学士承旨。卒谥景文,与兄宋庠并有文名,时称“二宋”。诗词语言工丽,因《玉楼春》词中有“红杏枝头春意闹”句,世称“红杏尚书”

  • 字:子京
  • 籍贯:安州安陆(今湖北安陆)
  • 生卒年:998~1061

相关古诗词

蓬池写望

旷望蓬池上,池平失素波。

鸱鸢貌閒暇,樗栎意婆娑。

雾日垂金彗,烟峰晦钿螺。

回瞻百常阙,非为五噫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遣吏视诸公茔树回有感(其一)文正王丞相

两朝推巨德,万务罄斯猷。

汉日左右手,尧年忠孝侯。

名言天下满,故事省中留。

宸篆旌碑首,刊文又几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遣吏视诸公茔树回有感(其二)文靖吕丞相

庆历公三入,边陲扰太平。

啖金真间敌,挠酒不寒盟。

上印情虽切,然髭病遽轻。

惜哉天弗慭,宸幄泪先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遣吏视诸公茔树回有感(其三)宣献宋公

昔去劝明辟,俄归参大钧。

公孙未及相,诸葛已伤神。

名待天渊蔽,文争日月新。

英魂同玉树,不向土中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