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晓

老人不睡秋夜长,五更鼓角鸣东堂。

悲蛩床下欲无语,黄叶瓦清新有霜。

雁声相应江南北,斗杓欲下天中央。

老人山尊有美酒,岸巾先酌一杯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人在一个秋夜的静谧与孤独之中,通过对自然声响的细腻捕捉和内心情感的深刻表达,展现了诗人特有的审美情怀。

“老人不睡秋夜长”一句直接设定了场景,透露出老人的清醒与孤独。紧接着,“五更鼓角鸣东堂”则通过听觉将读者带入这个深夜的氛围中,五更即是古代分十二个时辰之一,即午夜过后不久,人们通常已经沉睡,而这里却传来鼓角声,是对时间流逝和生命的无声哀求。

“悲蛩床下欲无语”中的“蛩”指的是蟋蟀,这里象征着老人内心的寂寞与孤独。蟋蟀在床下鸣叫,似乎也被老人的情绪所感染,不再有平日那般活跃,而是欲言又止。

“黄叶瓦清新有霜”则描写了秋夜的景象,黄色的枯叶与屋顶上的霜雪交织,营造出一种萧瑟而静谧的画面。这里通过对色彩和质感的细节刻画,让读者仿佛能触摸到那份凉爽中带着的秋意。

“雁声相应江南北”中的“雁”指的是大雁,雁声在夜空中回荡,与老人心绪产生了共鸣。雁群的飞行无边无际,象征着自由和远方,这里与老人的孤独形成了对比。

“斗杓欲下天中央”则是通过观察星象来感受时间的流逝,斗杓,即北斗七星中的斗柄部分,在夜空中缓缓移动,预示着黎明即将到来。这里暗含了老人对光阴的无常和生命易逝的感慨。

最后,“老人山尊有美酒,岸巾先酌一杯尝”展现了老人面对孤独与寂寞时所寻求的寄托——美酒。这里的“山尊”可能是指老人居住的地方,而“岸巾”则是一种古代用来包裹酒器的布料。这两句通过老人的举动,传达了对生活中简单乐趣的珍视和对个人情感世界的守护。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与生动的景象描绘,勾勒出一幅深邃而丰富的秋夜图景,让读者在其中感受到一种超越时代的共鸣。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秋晚

鸟栖林已静,门掩吏家归。

黄叶雨中尽,鸣虫霜后微。

尘凝经暑扇,貂敝早寒衣。

赖有清尊酒,山炉彻夜围。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种芭蕉

幽居玩芳物,自种两芭蕉。

空山夜雨至,滴滴复萧萧。

凉叶泛朝露,芳心展夕飙。

东堂日虚静,秀色慰无聊。

形式: 古风 押[萧]韵

种圃

僦舍亦为圃,从人笑我痴。

自求佳草木,仍补小藩篱。

吾事正如此,人生聊自怡。

霜松未及尺,独我见奇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赴官寿安泛汴二首(其二)

落泊云随宿雨开,西风似与早寒催。

晓天雁起平沙去,霜岸风鸣败叶来。

扰扰劳生移岁月,纷纷过眼旋尘埃。

求田问舍真良策,功业应须与命偕。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