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郭视田讼三绝(其三)

草生弃地没牛深,岂是膏腴亩一金。

野老双蓬俱半脱,尚凭蜗角起争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翻译

荒草丛生的地方深得连牛都难以踏入,哪里还有一亩值千金的好田地。
田野上的老者头发稀疏,几乎掉光,但他们仍然为了微小的利益而争斗不休。

注释

草:荒草。
弃地:荒废的土地。
没:淹没。
牛:牛。
岂:难道。
膏腴:肥沃的土地。
亩:一亩地。
一金:价值千金。
野老:田野上的老人。
双蓬:两鬓斑白。
俱:都。
半脱:几乎掉光。
尚:仍然。
凭:凭借。
蜗角:比喻极小的利益。
起争心:产生争斗之心。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荒废田地的景象,通过对比和细腻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农事的关心及对贫困农民生活状态的同情。首句“草生弃地没牛深”,形象地展示了荒废的田野已经长满了高过耕牛背部的杂草,反映出田地被遗弃的严重程度。次句“岂是膏腴亩一金”则通过对比,暗示这些荒田即使再好也不过是一亩薄利,这里的“膏腴”指的是肥沃的土地,但这里却用来反问,即便是最好的土地,也只有区区的一点收成。

第三句“野老双蓬俱半脱”,以“野老”的形象,描绘了一个年迈的农夫在田间劳作的情景。他的草笠(蓬)因为长时间户外工作而已经部分地腐烂掉落,这不仅反映出他生活的贫困,也体现了他对土地的依赖和坚守。

最后一句“尚凭蜗角起争心”,诗人通过比喻农夫仍旧在微薄的收成中寻找生机,表达了农民对土地的执着以及生活中的不屈不挠。这里的“蜗角”是指蝗虫筑巢的样子,比喻农夫在争取每一份微小的希望和生存。

整首诗通过对荒废田地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于农业衰败、贫困农民生活状况的忧虑,以及对农民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收录诗词(821)

王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晦仲。一生著述甚富,有《读易笔记》、《尚书小传》、《礼记解》、《论语解》、《孝圣解》、《老子解》、《春秋衍义》、《象数稽疑》、《禹贡辨》等,《全宋词》第三册录其词五十二首。事迹见胡升《王大监传》(《新安文献志》卷六九)、《宋史翼》卷二四,参《南宋馆阁续录》卷八、九

  • 号:双溪
  • 籍贯:婺源(今属江西)
  • 生卒年:1137——1218

相关古诗词

出游郊外七绝(其二)

幽鸟共歌春意好,閒花巧笑客愁多。

酒徒诗社俱疏隔,如此东郊景物何。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出游郊外七绝(其一)

漠漠野田新水生,花枝一笑欲倾城。

孤村曲坞皆春色,信有东风不世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出游郊外七绝(其七)

云昏山色收图画,雨过泉声杂管弦。

马上得晴春满眼,好花迎客亦嫣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出游郊外七绝(其六)

快马骎骎穿野径,春风处处见山花。

不须举首看回雁,家在南头天一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