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岁(其二)

柔肠寸折。解袂留清血。蓝桥动是经年别。

掩门春絮乱,敧枕秋蛩咽。檀篆灭。

鸳衾半拥空床月。妆镜分来缺。尘污菱花洁。

嘶骑远,鸣机歇。密封书锦字,巧绾香囊结。芳信绝。

东风半落梅梢雪。

形式: 词牌: 千秋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之仪的《千秋岁(其二)》。从艺术风格和词汇运用来看,诗人在表达对逝去时光的无限留恋,以及对于美好事物即将消逝的哀伤。

"柔肠寸折"一句,通过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出心中的痛楚,如同内脏被撕裂一般,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美好的怀念和对失去的深切感受。"解袂留清血"则是从身体上的伤口流出的血来比喻感情上的创伤,这种伤害是如此之深,以至于即使时间过去也无法愈合。

"蓝桥动是经年别"中,蓝桥常作为离别之地的象征,而"经年别"则是在强调长时间的分离。这里诗人通过具体景物的描写,传达了对远去时光和旧友的深情思念。

接下来的"掩门春絮乱,敧枕秋蛩咽"一句,是在描述室内的萧索与自然界的凄凉。诗人通过闭门不出、被褥凌乱以及秋夜蝈蝈鸣叫的声音,来表达内心的孤寂和对外界美好事物即将逝去的哀伤。

"檀篆灭。鸳衾半拥空床月"则是描绘室内陈设的破败以及夜晚月光下的孤独情境。檀(古代家具名)和篆(古代案几类家具)的损坏,象征着曾经美好的生活已经不复存在,而"鸳衾半拥空床月"则是通过月光与被褥的关系,来传达出夜晚的寂寞和对过往的怀念。

"妆镜分来缺。尘污菱花洁"一句中,妆镜(古代妇女化妆用的小镜)破裂,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毁坏,而"尘污菱花洁"则是在强调即使是美好的东西,也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变得不再纯净。

随后"嘶骑远,鸣机歇。密封书锦字,巧绾香囊结"几句,是在描写离别之音、静寂之夜以及对往事的记忆和珍藏。诗人通过描述远去的马蹄声、停止的织机声音,以及书信中的文字和精心编制的香囊,来表达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深情留恋。

最后"芳信绝。东风半落梅梢雪"一句,是在传达美好的承诺已经不再,而春天的花朵与冬日的雪景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生离死别的凄凉画面。这也象征着诗人对于逝去美好事物的无尽哀伤。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室内外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声音、气味等感官体验的捕捉,表达了诗人对过往时光深沉的怀念和对美好事物消逝的哀伤。

收录诗词(837)

李之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自号姑溪居士、姑溪老农。汉族。哲宗元祐初为枢密院编修官,通判原州。元祐末从苏轼于定州幕府,朝夕倡酬。元符中监内香药库,御史石豫参劾他曾为苏轼幕僚,不可以任京官,被停职。徽宗崇宁初提举河东常平。后因得罪权贵蔡京,除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后遇赦复官,晚年卜居当涂。著有《姑溪词》一卷、《姑溪居士前集》五十卷和《姑溪题跋》二卷

  • 字:端叔
  • 籍贯:沧州无棣(庆云县)
  • 生卒年:1038~1117

相关古诗词

千秋岁(其五)和人

中秋才过,又是重阳到。露乍冷,寒将报。

绿香催渚芰,黄密攒庭草。

人未老,蓝桥谩促霜砧捣。

照影兰缸晕,破户银蟾小。樽在眼,从谁倒。

强铺同处被,愁卸欢时帽。

须信道,狂心未歇情难老。

形式: 词牌: 千秋岁

千秋岁(其六)用秦少游韵

深秋庭院,残暑全消退。天幕迥,云容碎。

地偏人罕到,风惨寒微带。

初睡起,翩翩戏蝶飞成对。叹息谁能会。

犹记逢倾盖。情暂遣,心常在。

沈沈音信断,冉冉光阴改。

红日晚,仙山路隔空云海。

形式: 词牌: 千秋岁

千秋岁(其三)再和前意

万红暄昼,占尽人间秀。怎生图画如何绣。

宜推萧史伴,消得东阳瘦。

垂窄袖,花前镇忆相携久。

泪裛回纹皱,好在章台柳。洞户隔,凭谁叩。

寄声虽有雁,会面难同酒。

无计偶,萧萧暮雨黄昏后。

形式: 词牌: 千秋岁

千秋岁(其四)

休嗟磨折,看取罗巾血。殷勤且话经年别。

庭花番怅望,檐雨同呜咽。

明半灭,灯光夜夜多如月。

无复伤离别,共保冰霜洁。不断梦,从今歇。

收回书上絮,解尽眉头结。

犹未绝,金徽泛处应能雪。

形式: 词牌: 千秋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