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怀二首(其二)

伏龙欲夹太阳飞,独柱擎天力弗支。

北海风沙漫汉节,浯溪烟雨暗唐碑。

书空已恨天时去,惜往徒怀国士知。

抱膝对人复何语,纷纷坐冢卧为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伏龙想要乘势飞升,但孤柱支撑天空力量不足。
北海的风沙弥漫,遮蔽了汉节,浯溪的烟雨昏暗了唐代的石碑。
在空中挥笔已无法挽留逝去的时光,惋惜过去只留下知己的怀念。
如今只能抱着膝盖对着人无言以对,周围的人们纷纷死去,只剩墓冢和尸体。

注释

伏龙:比喻有才能的人。
力弗支:力量不足以支撑。
北海:泛指北方边疆。
汉节:古代使臣所持的旌节,象征国家。
浯溪:地名,在湖南,有唐代摩崖石刻。
天时:时机,命运。
国士:国家的杰出人才。
抱膝:形容孤独无依的样子。
坐冢:形容人们相继死亡,只剩下墓冢。

鉴赏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爱国将领文天祥的作品,表达了他对国家的深沉怀念和无限哀伤。诗人通过伏龙欲夹太阳飞这一意象,展现了一种强烈的英雄气概和不屈服于困境的情感。独柱擎天力弗支,则形象地描绘了个人力量对抗宏大天命的无奈。

北海风沙漫汉节,浯溪烟雨暗唐碑两句,则是借景抒情,用北方边塞和中原历史名城的荒凉景象,来反映诗人对国家沦丧和文化传承中断的悲哀。

书空已恨天时去,惜往徒怀国士知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历史的懊恼和遗憾,以及他对于那些为国捐躯的英雄人物的深切怀念。抱膝对人复何语,纷纷坐冢卧为尸则是诗人在感叹往事无情、英雄末路的同时,也在自嘲自己现状的凄凉与悲壮。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反差手法,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挣扎,以及对于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语言沉郁、意境苍茫,是一篇充满了爱国情怀和英雄气概的佳作。

收录诗词(977)

文天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 字:履善
  • 籍贯:浮休道
  • 生卒年:1236.6.6-1283.1.9

相关古诗词

感怀二首(其一)

交游兵后似蓬飞,流落天涯鹊绕枝。

唐室老臣唯我在,柳州先友托谁碑。

泥涂犹幸瞻佳士,甘雨如何遇故知。

一死一生情义重,莫嫌收拾老牛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睡起

空堂孤影起闻鸡,风起高楼鼓角悲。

江海无情游子倦,岁年如梦美人迟。

平生管鲍成何事,千古夷齐在一时。

坐久日斜庭木落,浮云灭没漏朝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简琴窗云屋竹轩诸友

世情千万变,险甚剑头炊。

嗜传姑成癖,登山且作痴。

烟霞非疾痼,泉石自心驰。

独喜精神健,山中剩有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辟山寄朱约山

一笠一蓑三钓矶,归来不费买山赀。

洞天福地深数里,石壁湍流清四时。

樵牧旧蹊今可马,鬼神天巧不容诗。

先生曾有空同约,那里江山未是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