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至人隐洞天,苍苔满涧石。
长啸响空岩,咫尺云雾隔。
白鹤未归来,何以慰晨夕。
流泉自涓涓,秋宵山月白。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洞天之中生活的宁静与超脱。"至人隐洞天,苍苔满涧石",开篇便将读者带入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洞天之中,青苔覆盖的岩石上,透露出一种自然与时间的静谧感。"长啸响空岩,咫尺云雾隔",隐士的长啸声回荡在空旷的岩石间,却仿佛被眼前的云雾所阻隔,增加了几分神秘与遥远。
接着,"白鹤未归来,何以慰晨夕",表达了对白鹤的期待,白鹤被视为高洁的象征,未归的白鹤似乎成了隐士心灵的寄托,寄托着他对自由与纯净生活的向往。"流泉自涓涓,秋宵山月白",流水潺潺,夜晚的山中月色皎洁,这样的景象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映照出隐士内心的平静与超然。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同时也蕴含了对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深刻思考。
不详
清癯野鹤姿,问道羽衣客。
白云濯飞泉,青霞窥裂石。
閒猿啸清晓,药鸟鸣日夕。
幽人不可见,百拜访遗迹。
洼山插曾云,古诗荫修柏。
琅玕缭疏垣,为供窗户碧。
地灵轻俗驾,尽扫尘埃迹。
一新堂殿容,共诧今胜昔。
朅来厕嘉践,深衣曳方舄。
荒□障□风,积润藓侵壁。
可人茶供甘,乳窦出寒液。
□龛明石像,断碑摸铁画。
湍江激崩岸,道路几更易。
群山碧参差,眼境多克获。
穷幽老不能,负我登山屐。
狂歌击唾壶,醉墨纷狼藉。
东阁经年别,穷愁客路难。
望尘惊岳峙,怀旧各云散。
茵醉恩逾厚,樯敧兴未残。
冯唐嗟已老,范叔敢言寒。
玉烛调魁柄,阳春在笔端。
应怜扫门役,白首滞江干。
苍宫环合碧崔嵬,风动空山隐转雷。
逸响已随天籁发,馀音犹和玉琴哀。
夜阑谁辨龙蛇势,岁久俱为栋柱材。
拟欲寻声问卢老,耳根清净了无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