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谏议归荆州

归舟同不系,纤草剩忘忧。

禁掖曾通籍,江城旧列侯。

暮帆依夏口,春雨梦荆州。

何日朝云陛,随君拜冕旒。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归来的船只仿佛无需系缆,轻柔的草木也忘却了忧虑。
曾在宫禁之地有过记录,曾在江城被封为侯爵。
傍晚的船帆停靠在夏口,春雨中梦想着荆州的景色。
何时能再登朝廷,跟随你朝见皇帝,一同礼拜冕旒。

注释

归舟:归来的船只。
不系:无需系缆。
纤草:轻柔的草木。
忘忧:忘却忧虑。
禁掖:宫禁之地。
通籍:有记录或登记。
江城:江边的城市。
列侯:被封为侯爵。
暮帆:傍晚的船帆。
夏口:古代地名,今湖北武汉附近。
春雨:春天的雨水。
荆州:古代地名,今湖北荆州一带。
朝云陛:朝见皇帝的地方。
冕旒:古代帝王的礼帽,代指皇帝。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钱起的作品,名为《送李谏议归荆州》。诗中充满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归舟同不系,纤草剩忘忧。”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别的无奈和淡淡的忧伤。归舟不再停泊,与过去的美好时光一道被遗忘,而那微小的野草似乎也在诉说着过往的忧愁。

“禁掖曾通籍,江城旧列侯。” 这两句则回顾了诗人与李谏议共同度过的时光。在这里,“禁掖”指的是官府的大门,而“通籍”意味着两人曾在同一处工作或居住。他们在“江城”,即长江边上的城市,共同担任过官职,享有过侯爵的尊贵。

“暮帆依夏口,春雨梦荆州。”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送别的画面。黄昏时分,朋友的船只还停靠在夏口(一地名),而诗人则在春雨中梦见了远方的荆州。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写,也反映出诗人心中的思念和牵挂。

“何日朝云陛,随君拜冕旒。”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愿望,即希望有一天能跟随李谏议到达那遥远的地方(云陛),并向他表示最崇高的敬意。这里的“朝”有朝见之意,“云陛”则象征着权力和尊贵的所在,而“拜冕旒”则是对权威的最高敬礼。

整首诗通过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对离别的感伤,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愿望,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谊和高远的志向。

收录诗词(435)

钱起(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 字:仲文
  • 籍贯:吴兴(今浙江湖州市)
  • 生卒年:722?—780年

相关古诗词

送沈少府还江宁

远宦碧云外,此行佳兴牵。

湖山入闾井,鸥鸟傍神仙。

斜日背乡树,春潮迎客船。

江楼新咏发,应与政声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送陆三出尉

春草晚来色,东门愁送君。

盛才仍下位,明代负奇文。

且乐神仙道,终随鸳鹭群。

梅生寄黄绶,不日在青云。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送陆郎中

事边仍恋主,举酒复悲歌。

粉署含香别,辕门载笔过。

莺声出汉苑,柳色过漳河。

相忆情难尽,离居春草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送陆珽侍御使新罗

衣冠周柱史,才学我乡人。

受命辞云陛,倾城送使臣。

去程沧海月,归思上林春。

始觉儒风远,殊方礼乐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