乍浦杂诗八章(其七)

屠坟猎骑少年回,赌酒缠金上妓台。

锦榼蘋婆闽海饷,珠船蜑女粤江来。

盘蛇倭髻湔明露,下马番腔奏忽雷。

落日三娘西汇路,雀钗罥断问谁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晚清时期乍浦地区的风俗与景象,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

首句“屠坟猎骑少年回”,描绘了一幅少年们在野外狩猎归来的情景,屠坟可能是指他们狩猎的对象,猎骑则展现了他们的勇猛与活力。接着,“赌酒缠金上妓台”一句,通过“赌酒”和“妓台”这两个关键词,揭示了当时社会中的一种娱乐方式,反映了晚清时期社会风气的一部分。

“锦榼蘋婆闽海饷,珠船蜑女粤江来”两句,进一步展示了地方特色与文化的交流。锦榼可能是盛酒的器具,蘋婆可能是当地的一种水果或特产,闽海饷可能指的是从福建地区运送来的货物。珠船和蜑女则是广东地区特有的水上交通工具和居民,它们的到来,象征着不同地域间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

“盘蛇倭髻湔明露,下马番腔奏忽雷”两句,通过“盘蛇倭髻”和“下马番腔”描绘了少数民族的服饰和音乐,展现了多元文化共存的景象。“盘蛇倭髻”可能指的是一种特殊的发型,而“下马番腔”则可能是指一种独特的音乐形式,两者结合,形象地展现了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

最后,“落日三娘西汇路,雀钗罥断问谁哀”两句,以落日余晖下的景象为背景,描绘了三娘(可能是指女性角色)在西汇路上行走的情景,雀钗罥断则可能暗示了某种情感的断裂或失落,整个画面充满了淡淡的哀愁和对过往时光的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晚清时期乍浦地区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地方特色以及多元文化的交融,同时也蕴含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感慨。

收录诗词(3925)

姚燮(清)

成就

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

经历

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工诗画,尤善人物、梅花。

  • 字:梅伯
  • 号:复庄
  •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 生卒年:1805—1864

相关古诗词

乍浦杂诗八章(其八)

回峰九叠耸云尖,吼月鼍蛟入海恬。

山火星桅悬礁近,水垣石闸闭城严。

官伢互厂稽关漕,汛户编牌隶海盐。

菽帛腾欢轻异物,文郎吕宋绝昆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闽船

南通日本北天津,蜡贝珠犀直万缗。

横海鱼涛身惯狎,钩辀鴃舌语难驯。

罗针綄羽定风向,篓肉甑菇拜水神。

舶趠到关云猬集,征司驱马伺长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眺秦望山

青霞暗拂琉璃波,亭然结束金茎荷。

化身冰雪藐姑射,瘦烟一鬟春无多。

古愁在胸不可遏,刺眼变作青嵯峨。

阿房回首秦川夕,铅泪能斟是丹液。

漂鹅不到弱水根,玉体童男已头白。

天门夜朗群鹤回,瑶华洞照三清台。

蟠桃如瓮经九熟,昆崙安有浮槎来?

万丈沃焦堕仙蜕,可怜龙背生莓苔。

愁风遍吹大招曲,彭铿终使蜉蝣哀。

沙邱悽悽残骨葬,犹剩荒山署秦望。

瀛海西南驻跸峰,万岁千秋兀相向。

形式: 古风

渡黄婆洋观日入月出歌

两仪未分气无始,天水浑茫亿万里。

问谁造历皇古先,推演龙图泄亥子。

今我一身漂一舟,八极之极皆鸿流。

沧凉但作十月气,金银不见三山楼。

东方月出西日落,两朵芙蓉双剑锷。

空中元象大沈沦,井底群生浩笼络。

劳逸无偏橐籥工,生死相催造化恶。

侧听大轴鸣雷硠,照面熇云冰色黄。

珠烟上撒白龙沫,玉屑下碾青女霜。

翠蟾朱鸟两腾跃,自边彻底纯作琉璃光。

周天三百六十有五度,中分其半安所藏?

浑仪遗法肇颛顼,黄赤二道缠中央。

淳风变范别表里,周髀以后仪益彰。

咄哉思训悟平准,敢与物祖争毫芒。

北高南下蚁旋磨,行何顺吉何逆殃?

生平读书苦蒙翳,对此忽揭千重障。

鞠陵渐驶纤阿驾,柳影犹衔玉门下。

八十一万馀里中,以镜函镫两无夜。

寸心警我梦梦存,哆口凭谁咄咄诧?

文字因缘祖葛尼,石火山川大利亚。

妄资铅汞外升沈,难结胚胎免凋谢。

吁嗟乎,皇煌帝谛人续人,归之者鬼伸者神。

六十四周风水火,佛氏尚畏三劫轮。

斯时渺渺均何存,无或见见无闻闻。

但觉大圜而外我身在,扫刮乾垢摩坤尘,飘飘汎汎随无垠。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