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

雨后秋气早,凉归室庐清。

既摧蚊蝇势,任壮蛩蝉声。

石榴坠枝熟,苍藓缘阶生。

闭门且高卧,畏向泥涂行。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雨后的秋天来得早,凉意渗透进屋舍清静。
驱散了蚊蝇的嚣张,任凭蟋蟀和蝉鸣声此起彼伏。
石榴熟透从枝头落下,青苔沿着台阶蔓延生长。
我打算紧闭门窗安睡,不愿再去那污浊的路面行走。

注释

雨后:指雨后天气。
秋气:秋天的气息。
早:提早。
凉归:凉意降临。
室庐:房屋。
清:清净。
摧:驱散。
蚊蝇:蚊子和苍蝇。
势:势头。
壮:强壮的。
蛩蝉:蟋蟀和蝉。
坠:落下。
枝熟:果实成熟。
苍藓:青苔。
缘:沿着。
阶:台阶。
闭门:关门。
且:暂且。
高卧:高枕而卧。
畏:害怕。
泥涂:泥泞的道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秋雨》,描绘了雨后秋日的景象。首句“雨后秋气早”点明了季节转换,雨后的空气清新,秋意浓厚。接着,“凉归室庐清”进一步渲染了秋雨带来的凉爽,使得室内也显得格外宁静。诗人通过“既摧蚊蝇势”表达雨后的卫生改善,微小的昆虫被雨水打落,环境变得更为舒适。

“任壮蛩蝉声”则转向对自然界声音的描写,虽然蝉和蛩鸣叫,但因雨后环境的宁静,这些声音并未引起诗人烦扰,反而增添了一份自然的和谐。接下来,“石榴坠枝熟”描绘了果实累累的秋景,石榴熟透,暗示丰收的季节。

“苍藓缘阶生”描绘了青苔在雨后台阶上蔓延生长的景象,增添了秋日的静谧与生机。最后两句“闭门且高卧,畏向泥涂行”,诗人选择闭门不出,享受这份宁静,不愿涉足外面可能的泥泞,流露出闲适自得的生活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雨过后的清新宁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淡然态度。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秋雨篇

秋雨一向不解休,连昏接晨终穷秋。

梅生不量仰天问,神官夜梦言语周。

日月是天之两目,忽然生瞖无药瘳。

只知泪滴为赤子,赤子岂误天公忧。

天公哭??,洒涕落九州。地祇不敢安,泥潦已没头。

乃因从容诘神官,后稷今在帝所不。

从前后稷知稼穑,曾以筋力亲田畴。

曷不告帝且辍泣,九谷正熟容其收。

早时不泣此时泣,忧民欲活反扼喉。

神官发怒髭奋虬,下士小臣安预谋。

恐然惊觉汗交流,树上已听呼雌鸠。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秋思

梧桐在井上,蟋蟀在床下。

物情有与无,节候不相假。

寥寥风动叶,飒飒雨堕瓦。

耳听心自静,谁是忘怀者。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秋雁

秋雁多夜飞,前群后孤来。

俦合鸣自得,只去音已哀。

哀音能感人,肠酸非食梅。

共将形影对,安得不早衰。

形式: 古风

秋雷

春雷不发蛰,秋雷不收声。

向无一日雨,今无一日晴。

昨夕玉女笑,闪闪扬目睛。

雷公与雨师,自取号令明。

舒惨由上天,诞妄推五行。

日月不粒食,安问下土耕。

虽然屋瓦烂,还有地菌生。

损彼以益此,谁能较人情。

尧时不无水,用禹水乃平。

黎民思尧仁,往往见于羹。

犹吾大君意,星火立水衡。

水衡虽努力,岂将雷雨争。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