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初春偶作

梅花开尽腊亦尽,春暖便如寒食天。

气色半归湖岸柳,人家多上郭门船。

文禽相并映短草,翠潋欲生浮嫩烟。

几处酒旗山影下,细风时已弄繁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梅花盛开直到腊月结束,春天温暖得仿佛是寒食节的天气。
湖边柳树的气息和颜色开始复苏,城郊的人们大多乘船出行。
各种鸟类在短草丛中相伴,绿色的涟漪中似乎有淡淡的烟雾升起。
山下几处酒旗随风飘动,微风中不时响起悠扬的乐声。

注释

梅花:冬季开花的植物,这里指梅花。
腊:农历十二月。
寒食天:清明节前一两天,天气乍暖还寒。
气色:指景色、气息。
湖岸柳:湖边的柳树。
郭门:城门外。
文禽:文雅的鸟,如鹭鸶等。
翠潋:绿色的水波。
浮嫩烟:轻盈的烟雾。
酒旗:酒店或餐馆的标志。
繁弦:繁复的音乐旋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初临时湖边的景象。"梅花开尽腊亦尽",暗示冬去春来,梅花凋谢,寒冬已过。"春暖便如寒食天",以寒食节的温暖气候形容早春的宜人,仿佛冬天的痕迹还未消散,春天的气息却已悄然来临。

"气色半归湖岸柳",写湖畔的柳树开始透露出春天的新绿,生机盎然。"人家多上郭门船",描绘了城乡间的人们乘船出行,享受春光,充满生活气息。

"文禽相并映短草",细致描绘了鸟类在短草丛中觅食或嬉戏的情景,增添了生动的画面感。"翠潋欲生浮嫩烟",则通过水波荡漾和轻烟的描绘,渲染出湖面的宁静与朦胧美。

最后两句"几处酒旗山影下,细风时已弄繁弦",以酒旗点染乡村风情,山影与微风共同奏响了春天的乐章,给人以悠然自得之感。

总的来说,林逋的《湖上初春偶作》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早春湖畔的自然景色和人间烟火,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收录诗词(321)

林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 生卒年:967一1028

相关古诗词

湖上晚归

卧枕船舷归思清,望中浑恐是蓬瀛。

桥横水木已秋色,寺倚云峰正晚晴。

翠羽湿飞如见避,红蕖香袅似相迎。

依稀渐近诛茅地,鸡犬林萝隐隐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湖上隐居

湖水入篱山绕舍,隐居应与世相违。

闲门自掩苍苔色,来客时惊白鸟飞。

卖药比尝嫌有价,灌园终亦爱无机。

如何天竺林间路,犹到秋深梦翠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湖山小隐(其二)

园井夹萧森,红芳堕翠阴。

昼岩松鼠静,春堑竹鸡深。

岁课非无秫,家藏独有琴。

颜原遗事在,千古壮闲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湖山小隐(其三)

衡门邻晚岛,环堵背寒岗。

片月通萝径,幽云在石床。

客游抛鄠杜,渔事拟沧浪。

管乐非吾尚,昂头肯自方。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